feed.geekpark.net

极客公园

极客公园 极客公园 http://main_test.geekpark.net/rss.rss https://imgslim.geekpark.net/images/GeekPart-blacklogo.png 极客公园 http://www.geekpark.net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721

听了快一年的「碳中和」,在你的感知里,「碳中和」还只 ...


Alexa stats for feed.geekpark.net

Compare this site to:

traffic alexa for feed.geekpark.net

Site Seo for feed.geekpark.net

Tag :
H1 H2 H3 H4 H5
0 0 0 0 0
Image : There are 1 images on this website and 0 images have alt attributes
Frame : There are 0 embed on this website.
Flash : There are 0 flash on this website.
Size : 214,210 characters
Meta Description : No
Meta Keyword : No

Magestic Backlinks for feed.geekpark.net

Magestic Backlinks feed.geekpark.net

About feed.geekpark.net

Domain

feed.geekpark.net

MD5

0c80e1f4b5bef1b23b4451551658c991

Charset UTF-8
Page Speed Check now
Web server nginx/1.16.1
IP Address 120.92.119.154
					
								
		


  
    极客公园
    极客公园
    http://main_test.geekpark.net/rss.rss
    
      https://imgslim.geekpark.net/images/GeekPart-blacklogo.png
      极客公园
      http://www.geekpark.net
    
    
      
        <![CDATA[离碳中和还有 39 年,现在都在忙活什么?]]>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721
      
        听了快一年的「碳中和」,在你的感知里,「碳中和」还只是一个概念?还是已经在改变着你的生活?

九月下旬,东北拉闸限电,很多人被拉回到关于停电的遥远记忆中。

慌乱的讨论后,碳中和、「能耗双控」政策被推向舆论中心。限电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电力市场的供需错配,也有地方政府对于能耗问题的「急刹车」「补作业」,对煤电企业限产甚至直接关停。

「2030 年 碳达峰 2060 年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发布一年,没想到小目标就需要「硬着陆」了。离 2060 年还有 39 年,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才是靠谱的,而不是「运动式减碳」呢?

其实实现碳中和,「靠谱」的方法有很多。

造大型「充电宝」

碳中和概念火起来后,清洁能源理所当然受到瞩目。

仿佛清洁能源发展这么多年,这下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在能源使用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没有让清洁能源早就代替了「脏」能源——化石能源呢?

因为没有成熟的大型「充电宝」——储能设备。

光伏发电

最近储能领域动作频繁。华为刚刚拿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10 月 16 日,2021 全球数字能源峰会在迪拜召开,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储能规模达 1300MWh。

过去几年,清洁能源已经得到阶段性较大发展,但储能产业目前还处于商业化应用的初期,即将迎来重要发展时刻。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储能产业发展。4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3000 万千瓦(30GW)以上。据测算,到 2030 年,储能市场空间可达 1.2 万亿元以上。

自 2020 年初至今年 10 月,十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了新能源强制配备储能的要求,大致包括「储能规模在项目容量的 10%—15%」「连续储能时长 2—3 小时」等条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公开表示,「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节点。」

储能之所以制约着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是从能源的根本需求上看,清洁能源都有致命的问题——不稳定。风、水、太阳能都有间接性和区域性的问题,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严重不均。

如果依赖这些电力,必须进行大量的储能。而储能难点在于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需要考虑严重的损耗,必然会造成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电费差距巨大的问题。

设想中,储能技术可以将在阳光充足的夏季生产的太阳能储存起来用于冬季,将多风季节的风力储存起来用于少风时期。实际上,储能技术远未达到实现这一目标,风光水能长期存在着浪费和不均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主要运行的储能项目以抽水蓄能为主。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抽水蓄能在全球储能的装机占比高达 89.3%,但抽水蓄能有强地区性。其次是电化学储能,占比达 9.2%。在电化学储能中又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占比高达 88.8%。

抽水蓄能水电站

目前电化学储能当中,锂电池储能综合性价比最高。但锂电池适合分钟至小时级别的储能,未来跨季节的储能还需要可再生能源制氢储存,以及其它不同的方案。

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和澳洲是主要电化学储能市场。据中金研究数据,美国电化学储能项目占全球项目总数高达 44%,太阳能热发电熔融盐储能项目西班牙占 28.5%,日本在电化学储能项目上占据 7.7%。相比之下,我国在电化学储能项目上仅占全球总量的 5.5%,是美国的 1/8。

近年来,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增速较快。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出货量为 16.2 GW(10亿瓦),同比增长 71%。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7 月,全球新增发电侧电化学储能项目 113 个,中国新增发电侧电化学储能项目 59 个,增速据世界前列。

世界各巨头一直对储能领域摩拳擦掌。2019 年,特斯拉与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达成一项合作,将在加州一社区,部署数个名为 Megapack 的巨型电池储能设备。该设备的能量储存能力非常强大,将能为「旧金山的每个家庭提供 6 小时的电力」。

不过储能的技术进步仍然极其困难。致力于气候问题解决的比尔·盖茨也看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但他曾在自己的书中说道,「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在电池投资上亏损这么多钱」。

大楼里的碳中和

人们能感知到的能源消耗场景都已有「碳中和」动作,每日工作生活的办公楼、小区也藏着「碳中和」。

在传统楼宇的建造和使用两个部分中,都有太多工业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49.3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量的 51.3%。如果继续细分,建筑材料占比 28%,运行阶段占比 22%,施工阶段占比 1%。

水泥等建材生产过程就充满碳排放,每生产 1 吨水泥就会产生大约 1 吨二氧化碳。建材的隐碳含量也是楼宇无法碳中和的「原罪」,影响着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和能源足迹。

上海绿色建筑LEED标识

实现碳中和,低碳水泥的发展将十分必要,一些公司正在致力于改变高碳建材的问题。

美国新泽西一家创业公司 Solidia 生产的水泥,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比过去减少 30%。这一工艺来自于罗格斯大学,比传统工艺加入更多黏土和更少的石灰石,且温度要求更低,使得碳排放减少。

加拿大蒙特利尔 CarbiCrete 公司,则完全剔除了混凝土中的水泥成分,用钢铁冶炼的副产品钢渣来代替。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和机构也进入了绿色建筑的打造推广行动中。朗诗、万科等房地产企业从建筑全流程,致力于使用低碳清洁的材料。

在楼宇使用过程中,建筑管理者的任务,是需要考虑如何在建造初期就通过数字化产品实现智能配电,达到长期的节能减排目标。

美的、格力、海尔等电器企业,以及特斯联 AI 碳中和云等智能管理系统,都在为楼宇设计整套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对新型建筑进行综合能耗管理。

楼宇管理者可以通过智能用电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通过图形和图标直观地展示每个房间的耗电量等,追踪能源使用情况,优化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等。

而已建造的传统建筑,则需要进行改造配电系统,空调系统和热力系统等。

成都三里屯太古里将在 2018 至 2024 年间,将现有水环热泵系统逐步改造为更高效节能的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系统,预计改造完成后,项目中业主区域和租户区域每年总共可节约 1340 万千瓦时(度)用电。

小区住户和楼宇使用者的减排任务,可以通过智能家居实现。通过数字化的能源监控、统计和管理,可以更科学地实现楼宇的减排。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用电时间,切断非必要活动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在用电高峰期时,提升用电的稳定性。

「捕捉碳」和「消除碳」

但就算一滴化石能源都不用,一口肉都不吃——何况这并不可能——人类还是会产生碳排放,碳中和的真正实现,还需要将这些不得不排放的碳处理掉。

碳清除主要有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即种树、土壤封存等,以及碳清除负排放技术,是直接从空气中去除碳。

种树被诟病在于从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吸收和排放的碳几乎持平,并不能真正消除碳,另外还需要大量场地和成本。

碳清除负排放技术用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滤收集,再封存起来。微软就投资并使用了这项技术。

沙特阿美碳捕集技术试点项目

微软为一家空气碳捕获和储存公司 Climeworks 在冰岛的首个商业规模、完全可再生的工厂提供了资金。微软也是其客户,以每吨 600 美元左右的价格购买捕获的二氧化碳,购买一吨就抵消一吨碳排放。

在 2020 年,微软排放了相当于 11,164,000 公吨的二氧化碳。如果用捕获碳实现碳中和,微软面临近 67 亿美元的账单。

可以看出这种技术目前成本较高,普及推广还需要时间。

还有一种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混凝土中。加拿大一家公司 CarbonCure,就将其他工业流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矿化,储存于混凝土中。

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在今年 6 月份的一次直播讲话中表示自己非常焦虑。他说,「我们希望,人们发出的每一封 Gmail 电子邮件,在谷歌搜索框中进行的的每一次查询,都完全不含碳。这是我们的『登月计划』,这令我倍感压力。」

不管我们对碳中和的感知是概念还是实际,39 年后的碳中和目标拆解到当下已经并不遥远,甚至已经迫近,需要更多的人「倍感压力」的同时,再不必担心停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靖宇

]]>
极客公园 Mon, 01 Nov 2021 12:57:24 +0800
<![CDATA[「宇宙」牌香烟、「超级平台」的责任和「打洞」的兔子|极客一周]]>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844

Facebook 改号为「元」

1984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先生说了一段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其中有一句是:「我们的经营也没啥秘诀,就是经常换换牌子。」

殊不知,其实不仅做「宇宙牌」香烟的工厂要换换牌子,就连做「元宇宙」的公司,也得换换名字。

当地时间 10 月 28 日,第八届 Facebook Connect 大会正式开启。对 VR 有了解的同学可能还记得,此前 Connect 大会的全名是 Oculus Connect,Facebook 收购 Oculus 两年后,就把大会的前缀变成了 Facebook。令人想不到的是,几年后 Facebook 竟然在 Connect 大会上直接把自己的名字「革」了

由于疫情,28 号凌晨的大会采用了直播的形式,不过由于马克·扎克伯格的开场演讲过于流畅,令人一看便知是彩排多遍录制而成,虽然小札依然带着诚意扑面而来,但是那张过于严谨的脸总让人想起国会听证会上「机器人」的网络梗图。

         Facebook推出的Horizon虚拟使用场景|Facebook

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扎克伯格描述了 Facebook 在 VR 和 AR 方面的进展,从虚拟形象 Avatar 的进一步拟真(甚至可以看清胡须和毛孔),到如何统一虚拟和现实的边界(VR/AR 的透视功能),再到高端头显(Project Cambria)的剧透;从不断加强的游戏体验,到社交、工作及私人虚拟空间的展示和延伸。

某种意义上说,除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 NFT 物品,扎克伯格所描述的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没有一样是之前没有说过的,只不过这次展示的更加清晰,搭配上 Facebook 公司名称的更改,显的公司转型决心之大。

不过,如果 Facebook 不是丑闻缠身,此次更名会显得更加真诚一些。来自监管的「反垄断」调查、对于公众数据隐私的收集、内部员工挺身而出的爆料,每一个坏消息都在 Facebook 这条口碑摇摇欲坠的大船上戳出一个洞。

你很难相信,即便在两年之前,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还是美利坚青年才俊的代表,甚至被认为未来会参政,保不齐登上总统宝座。而两年之后,同一个扎克伯格,已经变成听证会上的「机器人」。

         勇敢自黑的扎克伯格|Facebook

在介绍自己投下数百亿美元打造的 Metaverse 时,扎克伯格强调隐私保护、合法合规「需要元宇宙一开始建设时就参与其中」如果从这句话反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依然被全球数十亿用户使用的 Facebook 社交全家桶平台,要想做到上述标准似乎已经不可能了。

Facebook 位于门洛帕克(Menlo Park)的园区门口的广告板,背面是曾经在 90 年代威震天下的太阳微系统 Sun Microsystems 公司的图标。当年 Facebook 租下园区,将广告翻了个面,正面变成了脸书上标志性的点赞拇指图案。

         曾经的拇指点赞已经变成了新的「Meta」图标|图片网络

10 月 28 日当天,随着 Facebook 更名,点赞拇指换成了「椒盐饼」Meta 的图案,唯有广告板背后的太阳微系统的图案,提示着科技行业朝代更换的历史故事。

超级平台超级责任

三流公司做产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平台,虽然互联网领域有这么一种说法,但事实是,互联网过去二十年发展中,几乎所有公司都有一个平台梦。

没人想到二十年后,「反垄断」瞄准的就是平台。之于到底什么才算平台,现在有了国家级别的官方定义。

本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征求意见稿)》《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指南(征求意见稿)》,文件将平台按照行业分为六大类:网络销售类平台、生活服务类平台、社交娱乐类平台、信息资讯类平台、金融服务类平台、计算应用类平台;从规模上分为:超级平台、大型平台和中小平台三个等级。

根据文件,超级平台的核定三个明显一个非明显的指标:

1 用户规模,年活跃用户 5 亿以上

2 业务种类,平台核心业务至少涉及两类平台业务,该业务涉及网络销售、生活服务、社交娱乐、信息资讯、金融服务、计算应用等六大方面

3 经济体量,平台上市/估值不低于一万亿人民币

4 超强限制能力,即平台具有超强的限制商户接触消费者(用户)的能力。

从几个指标来看,大家常说的国民级应用,淘宝、微信、支付宝、抖音毫无疑问「榜上有名」。

超级平台意味着超级责任,此次文件不仅把平台分类搞的明明白白,同时也将公平竞争、数据隐私、安全审核等重要方面再次详细地提了出来。

例如第一条「公平竞争示范」就规定,平台经营者在与平台内经营者(商户)竞争时,不允使用商务或用户在其平台产生的非公开数据。以电商平台为例,不少平台都有自营商品,在用户搜索相同类别的产品时,平台自营产品往往占据优势位置。在这点上,亚马逊是个中翘楚,最擅长走自己的路,让商户无路可走,这在国内一定会被重锤

此前一直强调的「互联互通」,也以「开放生态」在文中被明示出来:超大型平台经营者没有正当合理的理由,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和用户获取其提供的服务提供便利。

同时,在限制非公平竞争之外,意见稿还在第九条「促进创新」中指出,超大平台应该用资金、数据和人才上的优势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技术迭代。

超级平台有超级责任,小一些的平台,在超级平台之下还有大型平台和中小平台,在用户和市场数量级上有不同,但是需要承担的责任大同小异。

与之前不同,现在做平台,需要考虑和平衡的东西无疑已经多了很多。

极兔速递 68 亿元收购百世快递国内业务 

10 月 29 日消息,百世集团和 J&T 极兔速递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百世同意其在国内的快递业务以约 68 亿元人民(约合 11 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极兔。预计这笔交易将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完成。

百世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周韶宁在内部信中说,根据协议,集团把国内快递业务的相关股权、资产、网点、转运中心、人员、技术、系统等转让给极兔速递,「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今年 1 月,极兔快递日单量在 2000-2500 万单,而百世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完成了 23 亿件,即日单量约在 2500 万。根据国家邮政局 9 月全行业 94.5 亿件的数据推算,两者合并之后的市占率,将约在 14% 左右。(来源:天下网商)

麻省理工开发新型碳纳米管传感器 可快速检测 COVID-19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可以在没有任何抗体的情况下检测 SARS-CoV-2,在几分钟内给出结果。

该诊断仪是基于斯特拉实验室之前开发的碳纳米管传感器技术。一旦研究人员开始研究 Covid-19 传感器,他们只花了 10 天时间就确定了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检测病毒蛋白的改良碳纳米管,然后进行测试并将其纳入一个工作原型。

几年前,斯特拉诺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设计各种分子的传感器。他们的技术依赖于碳纳米管,即由碳制成的空心、纳米级厚度的圆柱体,当暴露在激光下时自然会发出荧光。他们已经证明,通过将这种管子包裹在不同的聚合物中,他们可以创造出通过化学识别特定目标分子而做出反应的传感器。

他们的方法被称为电晕相分子识别(CoPhMoRe),利用了当某些类型聚合物与纳米粒子结合时发生的一种现象。这些分子被称为两亲性聚合物,它们有疏水区,像锚一样锁在管子上,有亲水区,形成一系列从管子上延伸开来的环。这些环状物在纳米管周围形成一个称为电晕的层。不同类型的目标分子可以楔入循环之间的空间,这种目标的结合改变了碳纳米管产生荧光的强度或峰值波长。

斯特拉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些策略,使他们能够预测哪些两亲性聚合物将与特定的目标分子发生最佳互动,因此他们能够迅速生成一套用于 SARS-CoV-2 的 11 种强有力候选材料。在该项目开始后的大约 10 天内,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 SARS-CoV-2 病毒核衣壳和穗状蛋白的准确传感器。在那段时间里,他们还能够将传感器纳入一个带有光纤尖端的原型设备,该设备能够实时检测生物流体样本的荧光变化。这就不需要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而这是对 Covid-19 进行黄金标准 PCR 诊断测试所需要的。

该设备在大约 5 分钟内产生结果,并能检测到低至每毫升样品 2.4 皮克的病毒蛋白浓度。(来源:cnBeta)

全国首台氢能机车在内蒙古试运行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从国家电投锦州—白音华铁路大板东站成功驶出,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由产品开发到实践应用的重大跨越。

该氢能机车项目由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中车大同公司、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合作推出,从核心动力到主要零配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氢能机车由中车大同公司研制,核心动力使用国家电投氢能公司研制的「氢腾」燃料电池,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自有铁路率先投入应用。据测算,锦白铁路投入使用氢能机车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 9.6 万吨。(来源:品玩)

]]> 极客公园 Mon, 01 Nov 2021 12:56:33 +0800 <![CDATA[马斯克怼联合国:60 亿美元能解决全球饥饿,马上卖股票;Meta 曾想独占元宇宙开发;个人信息保护法 11 月 1 日起实施]]>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866

个人信息保护法 11 月 1 日起实施

11 月 1 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法律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源:经济参考报)

Meta 高管三年前就曾提出元宇宙计划,曾想自己构建排除其他公司

10 月 31 日消息,社交网络巨头 Facebook 已经改名为 Meta,以此表明了自己进军「元宇宙」领域的决心。然而最新披露的文件显示,Oculus 高管杰森·鲁宾(Jason Rubin)早在 2018 年就曾提出元宇宙计划,并将其发给相关高管和董事会成员。这推动了 Facebook 随后的收购,并为其转型奠定了基础。

2018 年 6 月,鲁宾曾向 Meta 董事会成员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发送了名为「元宇宙」(The Metaverse)的电子邮件。在这份长 50 页的文件中,鲁宾概述了构建元宇宙的战略,他在第一张幻灯片写道:「我们认为,要想打破消费者对虚拟现实(VR)的冷漠,正确方式是提供他们所期望和想要的媒介——元宇宙。」(来源:网易科技)


吉利自研首枚「智能座舱芯片」即将量产

吉利汽车 10 月 31 日晚宣布,吉利自研首枚 7 纳米制程车规级 SOC「智能座舱芯片」芯片即将量产;2023 年,将推出首颗 7 纳米、高算力的自动驾驶芯片;2025 年推出 5 纳米制程的自动驾驶芯片,并完全掌握 L5 级自动驾驶技术、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吉利汽车同时还发布了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并推出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雷神智擎」Hi·X。作为「智造吉利 2025」战略的组成部分,「雷神动力」产品矩阵包括雷神智擎 Hi·X 混动系统、高效传动、高效引擎以及新一代电驱装置「E 驱」。其中,雷神智擎 Hi·X 模块化智能混动平台包含 1.5TD/2.0TD 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 DHT/DHT Pro 混动专用变速器,支持 A0~C 级车型全覆盖,同时涵盖 HEV、PHEV、REEV 等多种混动技术。(来源:上海证券报)


应对汽车芯片短缺,博世明年再斥资 4 亿欧元扩大芯片产能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宣布,2022 年将再投资 4 亿欧元用于扩大德国德累斯顿、罗伊特林根晶圆厂的产能,并在马来西亚槟城州建立一个半导体测试中心,其中多数金额将用于加快德累斯顿 12 英寸晶圆厂的扩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希望提高芯片产量,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来源:集微网)

手机市场大洗牌,触底反弹的荣耀进入前三反超小米

近两日,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公布了三季度手机厂商出货排行榜。在国内市场,第三季度 vivo 手机的市场份额达到 23%,排名第一,OPPO 以 20%的份额排名第二。荣耀独立后首次进入中国前三,份额反超小米。苹果份额占 13%,排名第五。

Canalys 分析称,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随着新机发布的节奏,带动出货。同时,市场份额的分配也呈现了全新的格局。荣耀和苹果会是今年下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于 11 月 15 日开市,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10 月 30 日,证监会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基础制度,初步构建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融资、持续监管、交易所治理等基础制度体系,并明确了基础制度的生效日期为 11 月 15 日施行。这也意味着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于 11 月 15 日开市,届时新三板市场精选层超过 68 家公司将全部平移进入北交所。(来源:快科技)

华为递交 S-Tag 商标申请,暗示其将推出智能追踪标签产品

10 月 28 日,华为技术公司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申请了"华为 S-Tag"的商标。华为 S-Tag 商标描述: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戒指;计算机程序,可下载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可穿戴活动追踪器;数据处理装置;计步器;智能手机;测量仪器;用于医学分析的仪器。

上个月,华为向欧盟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带有血压监测器的华为 Watch D 智能手表的商标。不难想象,正在开发的华为 Watch D 将与 S-Tag 同时宣布。(来源:cnBeta)


苹果正在设计混合现实设备,价格至少 3000 美元

之前一直有消息称,苹果正在构建一款重磅的革命性体验设备,而它是 AR/VR 设备。最新消息称,苹果混合现实设备售价至少 3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超 1 万 9)。据悉,苹果三款 AR/VR 芯片的物理设计已经完成,芯片现已准备好试产。

知情人士透露,这三款芯片将交由台积电量产,量产需要至少 1 年时间。缺乏先进的机器学习功能是因为头显旨在与主机设备(大概是 iPhone 或计算机)进行无线通信。主机设备将具有显示虚拟、增强或混合现实图像所需的计算任务。该芯片的设计基于台积电的 5nm 制造工艺,表明它在推出时不会是尖端的硅片。除了 SoC 和另外两个芯片,据报道,苹果还完成了头显的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程序的设计,同时还会搭载定制版 iOS 系统。(来源:快科技)

我国科学家团队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

10 月 31 日消息,我国科学家突破了自然光合固碳、固氮系统利用太阳能、反应速度缓慢的局限,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创造了 22 秒工业化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获得率最高 85% 的世界奇迹,并已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马斯克杠上联合国:若证明 60 亿美元可解决全球饥饿,立马卖股票

全球首富、特斯拉公司 CEO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周日在 Twitter 上回应被联合国官员要求捐款一事时称,如果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能够详细解释如何使用 60 亿美元来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他会马上出售股票。

此前,WFP 署长戴维·比斯利在参加访谈节目对粮食危机问题发表看法。比斯利呼吁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这样的超级富豪能站出来提供「一次性援助」。「只要 60 亿美元就能挽救全球 4200 万人的生命。」他表示。马斯克目前的净资产为 3110 亿美元,60 亿美元只占其财富的很小一部分,还不到他在 10 月 29 日一天增加的 93 亿美元财富。(来源:凤凰科技)

]]>
极客公园 Mon, 01 Nov 2021 08:36:34 +0800
<![CDATA[「码农」和大佬的下一站,合成生物学]]>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847 撰文 | 凌晨

编辑 | 靖宇


10 月 15 日,辞退了搜狗 CEO 的王小川表示,往后二十年,「想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尽一份力」。这已经是今年第三位在辞职时对「生命科学」表示出兴趣的互联网大佬。

5 月 20 日,张一鸣在卸任字节跳动 CEO 的信中写道,「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现黎明之曙光」;3 月,黄峥在辞职信中说,「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黄峥甚至在辞职信中写了三个未来的研究方向:蛋白质机器人、植物合成蛋白「人造肉」、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控制微量元素吸收。

想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又有某些相通:对生物自然过程进行精微调控。再细究下去,这些研究可能都会涉及到目前最受关注的生物学领域「合成生物学」。

有人说,目前合成生物学就像 90 年代初的互联网,刚刚过了婴儿期,会出现一大批初创公司,说不定就会有下一个苹果这样的公司出现。

10 月初,我在上海参加了一场「Synbiopunk 2021 暨生物开发者大会」,试着理解「生命科学浪潮」(如果真的在到来的话)究竟可能是什么样的?

大会现场 | 极客公园摄

细胞工场

在会上,我又听见人们谈起「人造肉」。

沿袭计算机会议模式,自由交流的「unconference 自组织会议」上,有人边喝啤酒边聊:「合成生物学」有什么成功的产品?有人提到了 Impossible Food 旗下的「人造肉」。

Impossible Food 从没有自称「合成生物学」公司,但是将它与其它人造肉产品区分开来的核心卖点——那个让素肉闻起来有独特「肉香」的血红蛋白,来自这门诞生 20 年左右的新兴学科。

其中涉及的技术,就是用简单的基因编辑,让酵母产生「血红蛋白」。套用一下合成生物学的术语,就是让酵母菌就变成「细胞工厂」,按照人的意愿来生产物质。

是什么让肉这么鲜红,吃起来又有特殊的香气呢?Impossible Food 认为是肉里面丰富的「血红蛋白」。在各种食物中,都有血红蛋白,但是动物肌肉中含量尤其多。

因此,血红蛋白就被公司的创始人,生物化学家帕特里克·布朗(Patrick O. Brown)选择作为模拟动物肉的「关键调料」。从植物中提取这种「调料」,布朗选中了根部含有丰富血红蛋白的大豆。

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从大豆根部直接提取「血红蛋白」,一公斤的「血红蛋白」就需要 6 亩大豆。植物提取耗费成本,Impossible Food 研发了新方式:将能编译血红蛋白的基因植入酵母菌中,随着酵母菌生长和复制,就会生长出血红蛋白。打个比喻,这就仿佛是在微生物的尺度上,让鹅生下鸡蛋。

从植物中提取的 血红蛋白(Heme)用在「人造肉」汉堡中

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种植消耗的自然资源。由于主要的生产资料是酵母菌、糖、矿物质,也没有太多化工废料。想起来,这真是一种「让未来更美好」的技术。

听人们谈起这个技术的时候,我感到这只一个简单的技术。在他们眼中,可以这样从基因层面设计,再生产出来的物质实在太多了。可降解塑料、香料、新药和疫苗、针对特定病害的农药,甚至是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我开始对生物技术带来的可能有了些具体想象。

工程思想遇到生物学:生物开发者

从命名上来说,这是全球第一场「生物开发者」大会。「生物开发者 Biodeveloper」这个词是从 IT 领域常见的「开发者」沿用而来。

会议发起者,也是主办方的「小熊猫生物」解释说,生物科技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开始出现了一个中间层群体,再用以前的生物工程师、研发科学家来称呼似乎不够涵盖这个群体的丰富性。

小熊猫生物对自己的称呼是「全球首家生物计算机」公司。大会的另外两家主办方分别是创业公司倍生生物、奇绩创坛。倍生生物对自己的称呼是「专注于物种设计的合成生物学公司」。

小熊猫生物 CEO 郭昊天解释「生物开发者」命名的由来 | 小熊猫生物

IT 行业有各种各样的开发者,比如网页开发者、软件开发者、游戏开发者。类似的,生物科技行业不同的人也会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工作内容。「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很相似,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已有的工具、方法去开发新的产品和新技术」。

他们在做的事情,有些现在听起来还挺陌生。比如发酵产品的菌株开发、底盘微生物重构、蛋白质药物设计、分子育种、类器官改造。

合成生物学家 Tom knight 说,「21 世纪会是工程生物学的世纪」。他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始者之一,也是合成生物学明星公司 Ginkgo Bioworks 的五位创始人之一。这家公司 9 月 18 日在纽交所上市,估值就达到了 150 亿美元。

Tom Knight 的研究兴趣经历了从计算机到生物学的转变。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就利用暑假在 MIT 学习计算机和编程,之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也在 MIT 度过。

Tom Knight

意识到摩尔定律预言了人类操作硅原子的极限,他将目光转向了生物。「我们需要一种不同的方式,把原子放在正确的位置……最复杂的化学是什么?是生物化学。我想象可以使用生物分子,比如蛋白质,它们可以在你需要的范围内自我组装和结晶。」

用工程学定量、定性的思想来设计生物原件,成为新的研究方式。合成生物学像是人类知识的一次跃迁。作为一门工程学、计算机、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合成生物学的起始之年被定为 2000 年。

在这一年发表的两项研究中,生物学家用电路设计的思路,实现了对基因表达的控制。

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基因开关 (Gene toggle switch)。这个模型只用了两个基因模块,通过调控外界刺激,可以让基因的表达开或者关。

同样是这一年,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用了三个基因模块,利用它们之间互相的抑制和抑制解除,实现了电路信号中的「震荡」模式输出。

基因开关(Gene toggle switch) 示意图

对基因读、写、改

DNA 从源头上携带生命的所有信息,也是生命万千性状的来源。

发展到如今,人类已经能够轻松地读取 DNA 序列,按照设计合成 DNA 序列。会场上,我多次听到人们谈起获得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 CRISPR 技术。这项被称作「基因魔剪」的技术,可以精准定位切割 DNA,从而实现基因编辑。

基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出现了多家创业公司。有的用它来解决癌症、遗传病等疑难疾病的基因治疗,有的用它培育可供人类移植的器官、检测疾病。

一项基因编辑技术如此快进入商业应用,让人们看见生物技术的巨大前景。从生物技术自身的发展逻辑而言,在基因序列的读取、合成、编辑都发展成熟之后,下一个阶段,自然是从基因层面进行设计,来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物质。合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理解为基因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两位科学家 Emmanuelle Charpentier (左)和 Jennifer A.Doudna(右)和因CRISPR技术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 视觉中国

「很多人一直痴迷于合成生物学的定义……工程学科和生物学科之间发生了这种碰撞。我认为,由此产生的任何东西已经开始被命名为合成生物学。」Tom Knight 说。

将时间尺度拉大,远从农业社会开始,人类就通过漫长的杂交和选种来筛选、保留自己想要的动植物性状。合成生物学则是从基因层面直接入手,生成人类想要的性状。眼下,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里用 CRISPR 技术培育水稻。

大会的主办方之一,奇绩创坛创始人陆奇在开场视频中说,生物技术可能会像之前的互联网技术一样,对世界带来广泛的变革。这似乎也印证了互联网 CEO 辞退时都表达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互联网大佬们都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生命科学的商业大势终于要来了吗?

凑巧的是,在「生物开发者」大会开始的前几天,上市不久的 Ginkgo 遭遇了做空机构的质疑。在大会期间,公司的股票价位正经历上市以来最低位。(虽然现在已经恢复)这让「商业模式」这个话题更吸引人。

商业故事刚刚开始:平台和选品

和互联网时代的巨头一样,Ginkgo 是一家说「平台故事」的公司。

将自己定义为「细胞编程技术供应商」,Ginkgo 说的是一个「细胞编程」重塑生产方式的故事:用编程过的细胞作原料,制造食物、材料、新药、香料……

公司 CEO 表示,Ginkgo 是一个技术平台,它不生产产品,而是在其它公司研发产品阶段提供服务而收费、或是大规模生产后获得抽成。

如果生物生产的方式将带来广泛变革,技术平台一定会成为行业中的巨头。Ginkgo 刚刚上市时,来自纽约 Pinnacle Associates 的投资经理 Randy Baron 评论道:「这要么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空头,要么是下一个 AWS」。

Tom Knight(左一) 和其它四位 Ginkgo Bioworks 创始人 | Ginkgo Bioworks

既然技术前景乐观,孵化出了什么产品?这是 Ginkgo 面临的一大质疑。还没出现强营收能力的产品,平台估值就水涨船高。用互联网的发展来打比方,这就类似于还没有出现「杀手级应用」,大家已经在想象未来的行业巨头。

听会上的讨论,人们反复提到「选品」。看起来,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选品」是目前合成生物学创业公司至关重要的能力。

前不久,Impossible Food 传出了 IPO 消息。凭借「血红蛋白」这项标志技术打下一片市场,这是 Imposeeible Food 提供的成功产品经验。

但换一个市场就未必可行,毕竟在中国「植物肉」只是小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人们谈论更多的,还是合成生物学公司在选品上走过的弯路。

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Amyris 此前靠产生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的酵母菌株被资本看好。青蒿酸是生产青蒿素的前体。青蒿素就是在 2015 年,让中国科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抗疟疾药。

实现青蒿素量产,让 Amyris 成功上市,但却没有让它赚钱。最初,合成生物法产青蒿素的确解决了化工合成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随着非洲大面积种植黄花蒿成功,植物提取成本下降,合成生物量产优势又不复存在。

实现生物合成青蒿素的科学家 Jay Keasling ,后来他寄希望的生物燃料商业上也没有成功

青蒿素之后,Amyris 又把目光转生物燃料。看起来很美好:生物材料取代化石材料,是能源危机的出路。只是化石燃料的低生产成本面前,生物合成法没能建立优势。现在,Amyris 又选择了护肤品,用生物燃料的原材料「法尼烯」来生产维生素 E、角鲨烷。

在生产可降解塑料 PHA 上摸索了五年之后,蓝晶微生物在今年 2 月份获得了 2 亿元 B 轮融资。这也成为国内合成生物学单笔最大融资。蓝晶接下来将建设 PHA 年产万吨级工厂。

合成生物学目前的考题似乎是:要向市场说明产品优势。

未来:生物技术的产品多久会到来?

我问一位参会的从业人员,现在合成生物学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他说,很像 90 年代初的互联网,刚刚起步,又充满想象。但是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没有当时那么大,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技术和传统行业的联系也会更紧密。

在会上,我遇到对新生产方式赞叹不已的人,是一位香料公司的经理。他来自馨之源科技,主要的产品是龙涎香的原料「降龙涎香醚」。

龙涎香是高级香水的「定香剂」。自然界中的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肠胃分泌物,非常珍贵,号称香料之王,主要的作用就是定香。

甚至可以说,有了龙涎香,才有了现在常见的「品牌香水」。它让香氛稳定,留香时间能从 40 分钟延长到 4 小时。除了高档香水,它更常见的使用是被添加在洗发水、沐浴液,洗衣液等日化产品里,少量用于食用香精。

品牌香水| 视觉中国

自然界最接近龙涎香的产品源于 1930 年代德国汉高公司。以香紫苏花做原料,先进行植物提取,再经过多道化学反应,经历香紫苏醇、到香紫苏内酯的过程,最后生成降龙涎香。

从 2016 年开始,他的公司能够用生物合成的方法,将香紫苏醇转化为香紫苏内酯。分子转化率和纯度能达到 99.8%。「作为一家细分领域的小型冠军企业,我们体会到合成生物学的意义非常大」,他说。

和化学合成相比,生物合成不仅转化率和纯度明显提高,还避免了会带来污染的高锰酸钾废水。接下来,他希望能够技术上再突破,从「糖」直接生物合成更多的香料产品。这样就可以跳过植物提取,节省土地成本、生产也更低碳。

降龙涎香醚的植物来源香紫苏花 | 视觉中国

午餐席间,我听到一条新闻:联合利华 9 月 2 日表示,它将投资 10 亿欧元,用于在 2030 年前淘汰清洁产品原材料中的化石燃料。

在 10 年内,保洁生产的洗衣液、洗衣粉、香皂类产品都会逐渐采用植物原料、或者碳捕捉技术。公司还拿出另 10 亿欧元设立基金,资助研究生物技术、二氧化碳等减少碳排放的技术。

告诉我这个新闻的人,和听到新闻的我一样,对不到 10 年的期限有些讶异:技术研发到大规模生产,这么快就会完全实现吗?

不过我希望真的会实现。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Sun, 31 Oct 2021 10:53:02 +0800
<![CDATA[大屏定制+小组件复兴,Android 12 正式版亮点导览]]>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837 在上周 Google 发布了没有太多人关注的 Pixel 6 系列之后,紧跟其后,Android 12 正式版也终于发布。

不同于刚刚开售的 Pixel 6,Android 12 的版本更新其实已经在过去的一整年中都在发布各种预览/测试版本;从 2 月发布的首个 Android 12 开发者预览版(Developer Preview)版本算起,Android 12 已经经历了五个 Beta 测试版以及三个更为早的开发者预览版。整个测试计划前后时长跨度长达八个月 —— 这还不算上前期 Android 12 中新主题引擎样式曝光的一段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讲,Android 12 既是 Android 近年来野心最大的一次更新,也是循序渐进的版本迭代过程,在过去发布的八个 Android 12 测试版中,各种新特性都逐渐定型。

这些改变,既有在系统风格上重新设计的大改动,也有重新翻新现有结构的小组件系统;更有针对大屏设备推出的定制功能;这些都会是 Android 接下来一年内会越来越多出现的更新内容。

如果你还没有对此有太多了解,那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相信你能对 Android 12 中的种种变化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多彩主题

或许你已经知道:在 Android 12 中,UI 界面中变化最大的其实就是整体设计风格的大改,从主题引擎取色机制到系统全局的覆盖度,在 Android 历史上都堪称是改动内容最多的一次。

在 Android 共计十二个大版本更新的历史上,这样的大改动其实只有三次,并且它们都有统一的名称 ——「质感设计」(Material Design),Android 12 中的样式设计,就是 Material Design 3.0,也被叫做 Material You。

与之前 Android 手机用户已经很熟悉的主题系统不同,Material You 中的色彩引擎管理,可以通过提取出壁纸当前的两个主色调/六个不同的色彩,将其应用为 Android 系统中大部分系统默认元素的配色。

除去更「多彩」之外,系统中的动画效果相比前代也有相当明显的改变;更多非线性动画加入,同时更强调动画与实体操作之间的反馈:例如手机亮屏时,波纹动画会从电源按键处逐渐延伸至整个屏幕,而如果是人脸识别解锁,相同的波纹动画起始点就变成了屏幕顶部。

在 Android 12 中,这套根植于系统底层的主题引擎,能将从系统中提取出的主题色应用到从桌面图标、通知栏按钮到手机开机画面每一处细节上。同时 Android 12 还为应用开发者开放了可以应用这套新主题效果的 API,任何应用开发者都可以将这套主题系统应用至自己的应用中。用户只需一次设置,就可以在系统全局获得高度一致的设计风格体验。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能理解 Material You 这个命名的用意:之所以被叫做「You」,其实也包含希望用户去按照自己的风格与喜好,借助主题色的不同搭配,来让系统表达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


桌面小组件

关于 Android 小组件的潮流,其实我们之前也有撰写过专门的文章讨论这件事,手机桌面小组件的「复兴」,其实在 Android 上并不算是一个太新鲜的事,Android 12 中所做的也只是在旧有 Android 小组件的基础上「翻新」一遍。

关联阅读:《从 iOS14 到 Android12,桌面小组件是怎么「文艺复兴」的?》

目前,Android 12 中出现的一系列新小组件主要还是由系统自带以及 Google 推出的第一方应用服务组成,除了同样采用 Material You 设计风格之外,也能根据系统亮色/暗色模式自动切换界面颜色,同时普遍采用大面积的圆形与圆角矩形作为设计风格。

除此之外,Google 同样面向开发者发布了新的小组件系统适配指南,重新定义了很多在旧版 Android 系统中长期被忽视的小组件设计细节:包括可交互的元素,在不同尺寸显示屏的设备上所展示出的样式,以及小组件应该展示哪些必要信息给用户等问题,在 Android 12 小组件开发指南中都有覆盖。

在这一适配规范的指导下,我们最终在 Android 12 中看到的这套小组件系统,虽然仍是由各种千奇百怪的样式组成,但在整体上还是维持了一致的设计风格,没有出现因为某个单独小组件设计过于突兀,导致整个桌面看上去不协调的问题。

与 iOS 14 中强制所有小组件设置为圆角矩形不同,Android 12 中重新设计的小组件系统在探索的是另一套设计风格;如果说 iOS 中是依靠形状统一来保证小组件不会喧宾夺主影响桌面布置,Android 12 就是在通过设计风格上的统一,在不牺牲小组件功能性的同时,让桌面的视觉风格更协调。


大屏定制版:Android 12L

在 Android 12 正式版推送一周之后,Google 出其不意地宣布了意料之外的 Android 12 更新:针对大屏设备定制的 Android 12L (Large Screen)也将于最近开始推送。

本质上,Android 12L 仍然是 Android 12 的一部分,而非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更新:这一特殊代号只是为了强调 Android 12 中为优化大屏幕设备使用而加入的一系列改进;当系统检测到设备屏幕大于 600dp 之后,就会自动在 Android 12 中应用这一模式下的各种特性。

在 Android 12L 中,除了 Android 12 中的各种新特性之外,各种系统界面布局都考虑到利用横屏空间来设计:比如锁屏界面就分为【时间-通知信息】的双列设计,通知中心则变成了【快捷按钮-通知信息】的设计,在横屏内塞入更多信息显示,修补了之前 Android 平板被诟病很久的直接照搬 Android 手机通知栏的设计。

为了让 Android 用户可以以拖动的方式拖动应用开启分屏模式,Android 12L 中还添加了一个类似 Windows11/macOS 的底部应用菜单栏,但目前关于这个模式的演示还不能实现类似三星/华为等折叠屏手机系统的自由窗口/三应用同时显示的功能。

上述类似的优化,其实在 Android 12 正式推出之前,三星、华为等老牌平板厂商都已经做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尝试。但原生 Android 主导为应用开发者发布一套通用的开发指南,让 Android 平板的应用生态更加丰富,才是 Android 12 官方推出针对大屏幕定制操作逻辑的意义所在。

除了折叠屏手机与 Android 平板 —— 如 Galaxy Z Fold 系列,以及联想小新 Pad 系列平板之外,未来将要升级 Android 12 的双屏手机 —— 微软 Surface Duo 2,或许也能凭借着大屏操作优化之后的 Android 12L 更新,让双屏之间的交互体验进一步提升。


何时才会收到更新?

虽然 Android 12 作为操作系统底层出现在更多 Android 手机厂商上只是时间问题,但各家基于 Android 12 的代码上为自家手机/功能做适配的进度实在是千差万别,极少数机型甚至能抢在 Google 自家的 Pixel 手机之前收到 Android 12 新版本更新,更多则是在 Android 正式版更新一年之后才获得姗姗来迟的系统底层更新。

在国内,类似 MIUI、ColorOS 的定制 Android 系统,其实也早早地开启了基于 Android 12 的版本适配计划,首批适配 Android 12 的 ColorOS 12 也在 2021 年内推送给包括 OPPO、Realme 以及一加在内的数款机型,小米 11 系列三款机型也已经陆续开始基于 Android 12 的 MIUI 12.5 内测更新测试,三星的 OneUI 4.0 也陆续开始向 Galaxy S21 系列用户推送。

在这些先期测试的机型之后,各家系统基于 Android 12 的优化调校也会逐渐趋于稳定易用,最终会在 2022 年开始面向现有已发布的机型开始推送。当然,这些一线厂商 2022 春季发布的旗舰手机基本都会出厂预装基于 Android 12 定制而来的系统。

但就功能性来讲,Android 12 中加入的新功能也并非全都是很陌生的存在:例如 Android 12 中新增的一些新特性:例如能渗透到应用内抓取信息的系统级全局搜索,其实国内如 MIUI 之类的定制系统也早已加入。

同时,Android 12 中被外媒多次提到的长截图功能,对于国内的第三方 Android 系统来讲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功能,反而是刚刚加入这一功能的 Android 12 在使用场景上限制会更多,实现效果上也差了国内定制系统一段距离。

当然,对于国内 Android 厂商普遍采用定制 Android 系统的这种现状,很多 Android 12 中加入的新特性并不会完全出现在系统更新之中;但包括小组件系统以及隐私权限管理等内容还是会如数加入。而对于采用类原生 Android 作为默认系统的手机品牌:包括索尼、Moto,HMD 在内厂商更新的 Android 12 更新会更加接近原生 Android 12 所展示出的这种形态。

即使 Android 12 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更好的 Android,但在实际使用体验中,更多时候都像是一个「样板房」,无论是大屏优化还是小组件系统,Google 独力去推动这些标准往往最终收效甚微,Android 原生的这些问题,也不是 Google 发布几个开发者手册可以轻易解决的。

对于原生 Android 来讲,将 Android 12 中展示的这些改变做到最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Sun, 31 Oct 2021 10:31:39 +0800
<![CDATA[宿华卸任快手 CEO,程一笑接任;极兔速递 68 亿元收购百世快递;马斯克:想建「得州理工」]]>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821

宿华卸任快手 CEO,程一笑接任

10 月 29 日,快手科技发布公告称,快手董事会宣布,宿华不再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程一笑先生已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自 2021 年 10 月 29 日起生效。程一笑将领导本集团日常营运及业务发展,并向董事长宿华汇报。快手长期以两人为首的「双核心」领导核心格局从此松动。

未来,宿华将更专注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发展,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方向的探索上。程一笑将专注于公司整体业务及运营管理。(来源:网络综合)


芯片技术大牛胡成臣加盟蔚来汽车,任首席专家、助理副总裁

拥有丰富的芯片前端设计经验的胡成臣,于 10 月份加盟蔚来汽车,任首席专家、为技术规划部负责人、助理副总裁。

胡成臣曾任全球最大的可编程芯片厂商赛灵思亚太地区实验室主任,在去产业界之前曾是西安交大计算机系主任。2017 年转到产业界。(来源:网络综合)

苹果在财报中自述作为游戏公司,可以与微软、索尼、任天堂直球对抗

在一份财报文件中,苹果公司明确表示,它认为在游戏领域,自己与索尼、微软和任天堂之间的地位平起平坐。苹果公司在其平台上的游戏收入超过了索尼、任天堂和动视的总和。此外,苹果还通过其 Apple Arcade 游戏平台进行直接竞争。

在 Epic Games 诉苹果的审判中的披露,App Store 所有收入中约有 70% 来自游戏应用。这些收入来自不到 10% 的 App Store 用户。(来源:cnBeta)

特斯拉向宁德时代预订 45GWh 电池,明年销量有望增一倍

特斯拉已经向宁德时代为明年的销量计划预订 45GWh 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 Model 3 和 Model Y 车型。根据特斯拉官方信息,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均为标准续航版本,前者电池容量为 55 度(kWh),后者为 60 度。以此初步计算,45GWh 的电池订单,将对应近 80 万辆汽车。这已经超越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总销量,截至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销售 62.735 万辆汽车。(来源:新浪财经)

极兔 68 亿元收购百世快递中国业务

极兔速递和百世集团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极兔速递将以约 68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

本次交易中阿里最终没有出售自己在百世集团的股份。收购完成后,阿里将会长期保持对百世快递中国区的接口不变,而百世快递中国区将会保持独立品牌运营。这一举动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或许未来极兔会接入阿里的电商体系。(来源:36Kr)

B 站上线 UP 主版权保护计划

B 站宣布推出「UP 主版权保护计划」,正式为 B 站个人创作者提供跨平台侵权稿件检测以及一键维权等功能。

加入该计划后,UP 主可主动将原创稿件纳入监测范围。B 站会自动展示站外侵权视频链接以及侵权视频预估播放量,并自动监测新增原创稿件的侵权情况。该计划目前面向积累一定活跃粉丝,电磁力等级(站内创作数值体系)达到 Lv5 的 UP 主开放。(来源:36Kr)

微信新版本可查看个人信息与权限 新增关闭个性化广告入口

10 月 29 日晚间,微信 8.0.16 更新。更新完成后进入,隐私中新增个人信息与权限,增加了个人信息浏览和导出机制,设置了系统权限和应用授权管理入口等。原本入口非常深的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选项,有了一个明显的入口。(来源:新浪科技)


骁龙 898+最好 OLED 屏 曝三星 Galaxy S22 系列明年 2 月发布

10 月 29 日消息,知名爆料人在社交平台爆料,三星 Galaxy S22 系列将于明年 2 月份发布。核心配置上,Galaxy S22 系列提供骁龙版和 Exynos 双版本,骁龙版搭载高通骁龙 898 旗舰处理器,该芯片预计在今年 12 月份登场。

Galaxy S22 系列将是三款机型。顶配版命名为 Galaxy S22 Ultra,采用的 OLED 屏幕亮度将会再创新高,内置 S Pen 插槽,标配 S Pen 手写笔。(来源:快科技)

马斯克:我在考虑创办一所新大学「得克萨斯理工学院」

10 月 29 日,伊隆·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他在考虑创办一所新大学「得克萨斯理工学院」。

10 月上旬,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宣布,公司正在将总部从硅谷迁往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特斯拉在奥斯汀建设新工厂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目前,马斯克身家已达到 3020 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位身家突破 3000 亿美元的富豪。超过全球第二大车企丰田(2457 亿美元)、耐克(2603 亿美元)和全球流媒体巨头网飞(2985 亿美元),即将追上迪士尼(3084 亿美元)、阿斯麦(3361 亿美元)和保洁(3454 亿美元)。(来源:网络综合)


]]> 极客公园 Sat, 30 Oct 2021 09:39:34 +0800 <![CDATA[新市井商业「降生」,快手进入更「自洽」的新阶段]]>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806 10 月 28 日,快手 2021 磁力大会在北京召开。与往届不同,此次磁力大会是是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展开:新市井商业。

围绕着这个关键词,快手全面展现了其自商业化 3 年以来,在生态进化、品牌营销、用户成长等领域的布局和深耕。

「新市井商业」的降生,有其必然性。用快手科技高级副总裁、商业化业务负责人马宏彬的话说,它解决了一直萦绕在快手内部的疑问与矛盾。

马宏彬和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曾有一番早茶对话,很形象的描述了这种长期存在的疑问和矛盾。在吴声看来,快手既是一个在田野里圈地的大象,但同时也让很多人「盲人摸象」,难以准确定义。

因为「老铁」是一种用户群体画像,但是快手又并非一个垂直网站,其商业理想更非垂直人群可以框定。

实际上,「新市井商业」概念的提出,既是快手内容从「老铁情感」到「市井文化」的定位升级,也是快手磁力引擎为品牌方做出的一种营销高效化尝试。

在这种尝试里,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重新优化组合,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品牌之间的粘性也随之大幅加强。

随着新市井商业经历长期孕育之后般的降生,快手进入了一个更「自洽」的新阶段。新市井的商业形态,也给快手进一步商业化带来了扩圈、连接、经营,以及洞察这四种价值体现。

老铁、市井与情感,新市井商业的诞生逻辑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说:「中国人是生活艺术的大家」,「生活的艺术对于中国人是第二本能和宗教」。

正如林语堂观察的那样,官吏上表乞退时常引「思吴中羹」以为最优雅之辞令,《红楼梦》中何者为黛玉之早餐, 何者为贾宝玉之夜点,此类充满烟火气的琼浆佳酿是中国人独有的。

实际上,即使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人无论穷富,其精神的价值跟物质的价值分离速度其奇慢, 人们热情地享乐于各自本分中的生活。

国庆献礼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那一部《夺冠》,生动反映了林语堂说的这种中国人难以割舍的烟火气与市井文化,以及在这背后孕育的巨大商机。



在互联网时代,《夺冠》中的市井温度鼎沸场面似乎很罕见了。此时,快手提倡的新市井商业,就是要把这种人们记忆中的「消失的附近」重新激活,让烟火气与市井文化重新回到人们触手可及的范围。

十年来,快手用「老铁文化」重建了人们的信任关系,也重构了用户价值,打造了一个由市集、商街、社区、店铺等多场景组成的生态,这个生态聚合、激发、唤醒了「消失的附近」,把一种久失的烟火气搬到了线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市井商业是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正快手从积极补齐商业化基建的青春期,走向社区生态与商业价值正循环成熟期。

对此,马宏彬说:「磁力引擎新市井商业,致力于为品牌打造公域有广度、私域有粘性、商域有闭环的生态。」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马宏彬所说的新市井商业的这三个特点,每一个都已经成为快手鲜明的生态特征。

先看公域有广度。

在新市井商业背后,是一个月活 5 亿+、月均新增 1000 万+内容创作者、日增 3000 万作品发布的巨大内容生态。在这个生态里,各种职业、各种特色的人群,都可以在快手上找到非常活跃的存在。

比如,剪羊毛是一个很少有人了解的工种。在快手上,剪羊毛师小平火起来之后,人们除了得到猎奇与解压的收获之外,还串联起了由牧民、纺织厂、羊肉店、冷链运输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产业链。

一个人改变一座城,一个人改变一个产业,充分体现了快手新市井商业的公域有活力之强。

「供给充足是明显能在平台上看到亮点,别人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别人不一定有。」马宏彬说。



再看私域有粘性。

正如林语堂所说样,中国人难以割舍生活中的烟火气与市井文化。以烟火气与老铁文化起步的快手,无疑是中国最具粘性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马宏彬在磁力大会上公布了两个数据:快手 DAU 与 MAU 之比是 57.9%,用户平均每天打开快手 15 次之多。

实际上,不止是大量用户每天在线苦等人生百态的老铁更新内容,就连韩熙贞的主播妮姐,都有一群死忠粉每早 6 点等着她进行直播。买不买不重要,看到你很重要。这就是快手生态的粘性。

至于商业闭环,则早已在快手突飞猛进的线上营销服务增长中得到了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像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小鹏汽车等或高端或新锐品牌,都开始与快手深入合作,这充分说明了新市井商业的价值。

「我们觉得新市井这个词对于快手来讲是一个特别精确和自洽的,能指导我们内部工作,也能指导我们外部跟客户交流。」马宏彬说。


扩圈、连接、经营与洞察,磁力引擎的商业价值

今年 Q2,快手总收入 191.4 亿元,同比增长 48.8%;其中,线上营销服务为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较去年同期的 39 亿元劲增 156.2% 至 100 亿元,占总收入的 52.1%。此外,快手的广告收入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占比超过直播业务收入,并对总收入贡献过半。

可以说,三年以来,快手的商业化进程非常迅猛,取得了业界瞩目商业化成就。但作为一家月活 5 亿+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磁力引擎如何进一步帮助品牌主提升营销效率,为电商行业探索出新的增长路径,是快手重回万亿市值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之前,我们确实发现并没有给我们的广告主一个特别好的理由:为什么要用快手?必买快手的原因是什么?」

在新市井商业「降生」之后,快手自身实现的自洽,也同样惠及到了商业化链路。



新市井商业概念下的快手产品,与公域对应的有市集有商街,与私域对应的有街边店和店铺,不同页面状态下我们是公域有广度,私域有粘性,商域有闭环。

这几个闭环能给快手的商业化提供什么价值?马宏彬总结了四种价值,即扩圈价值,连接价值,经营价值,洞察价值。

先看扩圈价值。

快手的公域活力之强,就是扩圈价值最可靠的保障。不断扩圈可以为品牌商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流量,并且还是与其他短视频/直播平台相比具备差异化的流量。而快手遍布于中国广袤土地上的群体,使之成为了品牌商广而告之不可缺少的新阵地。

正是因为如此,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小鹏汽车才会选择和快手合作发布最新产品。

再看连接价值。

如果说公域为品牌商提供用户客户的话,那么私域为其提供的就是情感连接。

实际上,在新市井商业生态中,快手在完美复刻线下市井的同时,文火慢炖的风格使其营造了更有信任感的社区氛围,这是一种内生式的增长,这不仅让「消失的附近」在快手重新回归,也打造了由近及远、兼顾私人和公共空间的新生态。

比如,今年就有把《夺冠》中的场景线上化成功尝试。在今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加多宝借助快手平台版权资源、互动挑战赛、和品牌号私域沉淀的价值,系统性打造了一套加多宝品牌专属的整合营销打法。

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陈霞在磁力大会上说:「加多宝作为凉茶品类的开创者和行业领导品牌,初衷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产品融入消费生活中,陪伴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新市井商业』,而快手新市井商业生态加速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效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桥梁。」



自 8.0 版本升级以来,快手产品页面的布局也剑指公私域的深入融合。

马宏彬表示,快手的发现页、精选页、关注页和主页,对应着传统市井中的市集、商街、社区和店铺,发现页让用户的每个关注更有价值,精选页让商业触达更加高效,关注页成为品牌私域影响力的储备池,账号则是品牌长效经营的主阵地。

再看经营与洞察价值。

在多发展过程中,快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用户行为特别是消费数据,这是一座巨大的等待挖掘的金矿。在 2021 年,磁力金牛上线,快手搜索上线,磁力方舟等品牌营销工具不断增加,这些都为品牌商开展经营与消费者洞察活动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工具。

而且,新市井商业生态中,有千千万万的网红,千千万万的大 V 在帮品牌方在运营,这些网红与大 V 每日在用心经营粉丝、用心经营人设,同时也在用心经营以其为中心串起的两端——品牌商与快手用户,其实快手的作者在整个业界最牛的运营就是基于人、基于信任。

正如达人徐杉在磁力大会上所说:「我们既站在品牌角度也站在用户角度,把好货带给了每一个最适合他的人。我们做品宣,就是把品牌调性做高,就像是在每个用户心中埋下一瓶酒,是可以让品牌在粉丝心中越陈越香,让用户感受到这个东西是值得这个价格的」。

快手将公域与私域进行深入融合,市集、商街、社区、店铺布局成一个崭新的市井商业生态,激发、聚合、唤醒了一个新的商业文明。

对此,马宏彬说:「我们并不是对过往的理念做推翻,更多是一个长时间以来探索结果的爆发。」


]]>
极客公园 Fri, 29 Oct 2021 23:03:26 +0800
<![CDATA[vivo T1 体验:下放旗舰配置还有 5000mAh 大电池,性价比很高的「水桶机」]]>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130 在 vivo 品牌的手机产品线中,此前一共有 4 个主要的产品系列。其中,NEX 旨在探索未来科技、X 系列作为全能旗舰、S 系列主打自拍影像、Y 系列则更多面向线下市场。除了 NEX 系列,目前其它几个产品系列都已经进行了更新。稍有意外的是,vivo 又推出了全新的 T 系列。

这篇文章的主角便是 T 系列首款机型——vivo T1。vivo 将它的定价区间放到了两千元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 Y 系列和 S 系列中间留下的空档。产品策略比较偏线上,性能、续航、大屏显示等必要元素之外,尽可能给到现阶段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一些配置。


120Hz 高刷屏,特别的后盖设计

vivo T1 配备了一块 6.67 英寸 LCD 挖孔屏,开孔和很多其它采用挖孔屏的 vivo 手机一样,位于屏幕顶部居中位置。虽说无论中置还是两侧开孔都难以避免会对屏幕显示内容有所影响,但中置好的一点在于,使用前置摄像头自拍或者视频时,成像效果要相对自然一些。

亮屏后,它的上、左、右三个边框宽度都很窄,下边框稍宽一些,放到同价位段来看,屏占比表现还可以。屏幕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 240Hz 触控采样率,提供智能切换、60Hz、90Hz、120Hz 四档可选,日常选择智能切换档就好,流畅性和续航都能兼顾到。

vivo T1 的显示细腻程度足够,毕竟 LCD,同样 1080P 要比 OLED 屏好上一些。规格参数上,其支持 96% NTSC 色域、 DCI-P3 广色域、DC 调光以及 HDR10 显示,最高亮度为 450nit,峰值亮度 650nit,实际屏幕色彩稍稍偏冷一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设置中进行调节。

由于用的 LCD 屏,vivo T1 并没有选择屏幕指纹方案,而是选择了侧边指纹/电源二合一按键设计。有关侧边指纹按键之前我们其实在很多文章中都做过介绍,其实之前各家在功能属性上就已经做到了比较不错的水平,现在随着按键和常规电源键几乎没啥区别,使用性以及观感都要更好。

当然,具体到产品上不同厂商的处理方式多多少少还是存在一定区别,比如 vivo T1 右侧按键区依旧做了凹槽设计,方便盲操作。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细节的地方,vivo T1 的按键位置稍稍靠上,方便单手解锁的同时,又不容易出现误触问题,使用便捷性很高。

配色种类比我预想中少一些,这次 vivo 一共给 T1 准备了曜影黑和电光青两种配色。按照以往的惯例,黑色当然更好卖,不过要论个性化,电光青版本当然更好。正面看上去,它的后盖颜色效果为淡淡的绿色,随着光线角度变化,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颜色效果。

一眼就能看到的颜色之外,vivo T1 的后盖纹理也很有看点。在这款产品上,vivo 用大到了「闪电晶钻工艺」,光线照射下会有非常明显的晶莹感,整体感觉比 Reno 的后盖颗粒稍小一些,但比 AG 磨砂后盖大不少,摸上去十分顺滑,具备不错的抗指纹能力。

由于后盖处理工艺不同,两个版本配色的 vivo T1 机身尺寸以及重量也有所区别。其中,电光青版本的机身长度为 164.7 毫米,宽度为 76.68 毫米,厚度 8.53 毫米,193 克重,曜影黑版本机身厚度为 8.49 毫米,轻了 1 克,为 192 克。虽然个头比较大,但重量控制和配比都比较理想。


满血版 UFS3.1+LPDDR5,还有 5000mAh 大电池

可能不那么准确,但大多数时候人们挑选非旗舰手机时,会更加关注核心硬件配置。毕竟受限于成本,各家厂商在制定中端手机产品策略时,所要考虑的因素要更多一些,没办法像旗舰机一样直接堆当前「最好」的硬件。同时,线上机和所谓的线下机,在硬件选择上也有很大区别。

vivo T1 搭载了骁龙 778G 芯片,这颗芯片大家非常了解,没啥可多说的。有些小惊喜的地方在于,这次 vivo 竟然为它用上了满血版 LPDDR5 RAM 以及 UFS 3.1 ROM,同时带来了全新内存融合技术,可以带来「额外」4GB RAM 扩展,对于提升整体运行流程度有很大帮助。

按照以往惯例,我们也用安兔兔和鲁大师两款软件对 vivo T1 做了跑分测试。实测,它的安兔兔成绩为 568030 分,鲁大师为 700257 分。以玩英雄联盟手游为例,vivo T1 能够持续以 60fps 状态满帧运行,加之直屏本身就不容易出现误触问题,整体游戏体验很棒。

游戏过程中我们也留意了下 vivo T1 的机身发热情况,持续玩 1 个小时英雄联盟手游,机身上半部分会有一定温度上升,不过幅度不大,整体散热表现比一众骁龙 888 旗舰好上不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骁龙 778G 本身发热量确实不高,另外也和它内部大面积 VC 均热板有关。

文章开头我们便提到过,vivo T1 重点强调了续航能力。这次 vivo 在它的机身内部塞进了一块 5000mAh 大电池,匹配 44W 有线快充。关机状态下,实测 5 分钟可以从 1% 电量充至 13%、10 分钟可以充至 28%、15 分钟可以充至 38%,充至 100% 大概需要 57 分钟。

从以上我们绘制的充电折线图可以清楚可看到,vivo T1 前 15 分钟充电速度很快,并且在 50 分钟之后才出现了明显降速,实际充电速度还是比较理想的。大电池所带来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即便像我这样偶尔利用午休时间玩会儿游戏,也依旧可以做到一天一充(无线充电就没办法奢求了)。


影像能力,「够用」就好

自拍方面,vivo T1 的前置摄像头为 1600 万像素,f/2.45 光圈,夜景、人像、录像、短视频模式均支持 AI 美颜功能。如果想要拍出更好看的自拍照,建议选择人像模式,该模式下,除了能够手动调节细节美颜等级,还提供有美妆功能以及多种滤镜样式。

今年厂商们在中端手机后置相机部分的硬件选择上相对「统一」。意料之中,vivo T1 采用了主摄+超广角镜头+微距镜头的三摄设计,其中主摄是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 6400 像素,f/1.79 光圈;超广角镜头为 800 万像素,视场角 120°;另外一颗为 200 像素微距镜头。

以下为实拍样张,未经任何后期处理:

         标准模式

         超广角


         人像模式

         微距模式




         标准模式

         2 倍变焦

从我们拍摄的样张效果来看,vivo T1 的主摄表现很稳,图片裁切之后作为长焦使用也没啥太大问题。需要说明的是,2 倍变焦时图片素质够用,超过 2 倍之后不那么理想;超广角镜头视场角足够大,图片边缘畸变控制得也不错,更适合外出游玩时拍大场景。

视频部分,vivo T1 支持拍摄 4K@30fps 或者 1080P@60fps 视频,很多其它品牌手机上有的短视频和 VLOG 模式它也同样没有落下,按照对应模板提示很容易便能拍摄出一段效果不错的短视频。另外,我非常喜欢的运动抓拍功能也升级到 2.0 版本,成功率以及效果都要更好。


性价比很高的「水桶机」

一直以来,中端市场都是各家争夺的焦点,想要在一众竞品中脱颖而出,可能还是要看哪家对自己更狠一些。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这次 vivo 也考虑到了很多线上用户普遍会更加关注的一些地方,诸如立体声双扬声器、线性马达、增强版 Wi-Fi 6,它都配齐了。

稍稍有些可惜的是,vivo T1 并不支持 NFC,这点入手前需要注意下,以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整体顺下来,vivo T1 的产品逻辑是比较清楚的,保证屏幕、性能、续航三个核心点不输竞品的基础上,其它大家该有的配置基本也都有,是一款很有特点的「水桶机」。

vivo T1 有 8GB+128GB、8GB+256GB 和 12GB+256GB 三个存储版本选项,价格分别为 1999 元、2299 元、2599 元。买来作为主力机用的话,我们比较倾向 8GB+256GB 版本,满足日常使用足够。当然,如果预算充足,直接上顶配版即可。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Fri, 29 Oct 2021 21:50:43 +0800
<![CDATA[Windows 11 安卓子系统安装教程,附使用体验]]>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796 Windows 11 上周开始引入了对安卓子系统的支持,不过目前只对 Beta 通道用户开放,而正式版系统和 Dev 通道的用户还无法使用,好在 Windows 一向比较开放,我们可以通过「偷渡」的方式自行安装,极客之选今天就把 Win11 安卓子系统的安装方法、设置技巧和使用体验分享给大家。

Windows 11 的安卓子系统(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简称 WSA)包括子系统框架和应用商店(Amazon Appstore)两部分。这两者目前已经打包上架到美区微软应用商店,但由于正式版系统和应用商店版本不支持,直接打开后会显示「无法工作」的警告,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本地安装包进行手动安装。

极客之选提供了 WSA 本地安装包,在「极客之选」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WSA工具」即可下载,此外,我们也一同提供了体验 WSA 所需要的其他软件。


安装 WSA,开启虚拟机服务

安装 WSA 的过程非常简单,下载后把安装包保存至固定目录(例如 D 盘的 WSA 文件夹下,即 D:\WSA\),方便之后调用。

由于系统权限的限制,直接打开安装会提示失败,所以只能通过系统命令的方式手动安装。在 Windows 徽标上单击右键 - Windows 终端(管理员),打开 Powershell。

在 Powershell 中输入安装命令「Add-AppxPackage -Path D:\WSA\WSA.msixbundle」。

其中橙色部分为安装命令,红色部分为 WSA 安装包所在路径,蓝色部分为安装包文件名,同时还要注意安装命令和文件路径之间有一个空格。

具体如下图所示,确认无误之后按下回车即可安装。

等待进度条完成之后,开始菜单显示 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 图标即代表安装成功。

在启动 WSA 之前,还要确保系统已开启虚拟机服务。按下 Win+R 组合键,输入「optionalfeatures」打开「Windows 功能」,在其中勾选「虚拟机平台」,操作完成后选择自动重启电脑即可。


绕过应用商店自行安装 APK

打开 WSA,按下图对子系统做简要设置。之后可以进入「管理开发人员设置」,也就是安卓系统的开发者选项,过程中子系统可能会对网络进行请求,点击允许即可。

在开发者选项中,可以看到 WSA 子系统的内存为 6.3GB

WSA 的应用提供商为 Amazon Appstore,应用限制比较多,也不能自由安装 apk,好在我们可以利用 WSA 工具箱实现自由度更高的功能。

WSA 工具箱(安装地址:https://www.microsoft.com/store/productId/9PPSP2MKVTGT)是微软中国员工开发的一款实用工具,可以对 WSA 子系统进行高级管理,比如查看子系统进程、安装/卸载 APK 应用、传输文件等。

在 WSA 工具箱首页,可以看到 WSA 的版本为 Android 11,而在「安装 APK」一栏则可以调用本地 apk 文件为子系统安装应用。我们也在「WSA工具」中提供了酷安 APP 供大家尝鲜。(在「极客之选」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WSA工具」即可下载)


WSA 的日常体验如何?

WSA 出自微软官方之手,与 Windows 系统的融合度自然比较好。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卓应用可以像 Windows 应用一样出现在开始菜单里,如果你愿意的话,把安卓应用发送成桌面快捷方式或者固定到任务栏都可以。

同时,Windows 通知中心也共享给了安卓子系统,你甚至可以看到 Windows 通知中心读取到了酷安的应用下载进度。

安卓子系统对不同尺寸的屏幕同样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而且用户能够自由调节窗口大小,如果应用支持,无论宽屏还是竖屏都可以很好的呈现。

比如优酷针对横屏设备做了自适应布局,在 WSA 子系统上手动将窗口拉宽就可以进入横屏模式,不过可惜的是视频不能正常播放。

用大屏幕看股票走势别提多方便,比如下图的大横屏比手机清晰了许多,不过考虑到键鼠适配并不完美,相对于平板来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们也用安兔兔跑了一次分,从 CPU 跑分来看,测试所用的 65W 额定功率的酷睿 i5-10400 成绩略高于当今主流的骁龙 778G。而 GPU 性能方面,安兔兔因为无法调用显卡,所以直接没有成绩。不过存储性能超过了 99% 的用户,可以说是非常亮眼,可见 NVMe SSD 的读写速度要比手机强很多,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感受到安装应用几乎是秒速级的。

在资源占用方面,WSA 还是比较吃性能和内存的,打开四个应用后,通过任务管理器中看到,前两者(WSA 子系统)的内存占用已经达到了近 6GB。此外,我们还在另一台超低压处理器的轻薄本上进行了测试,开启 WSA 子系统后,由于处理器性能比较弱,可以明显感觉到 Windows 的流畅性也受到了影响。

总体来说,目前 WSA 的完成度还不错,但应用体验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在我们使用中,很多应用都会出现卡顿或闪退的情况,比如抖音、优酷、央视频在内的大多数视频类 APP 均无法使用,不过 B 站是个例外。之后我们也尝试安装了适用于 WSL(与 WSA 同源) 的英特尔显卡驱动,但效果并不显著,考虑到我们测试的都是英特尔核显机型,参考性相对有限,所以各位有 N 卡独显的小伙伴不妨尝试后留言来讨论。

之前我们也介绍过华为移动应用引擎,如果将两者做下对比,Windows 11 安卓子系统所提供的体验要更加开放,它可以自由安装应用,不必束缚于账号体系和应用商店,可玩性比较高。而华为得益于触控屏笔记本的优势,在交互上可能会有着比较好的体验。

不过,目前两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在应用适配上,尤其是视频 APP 的体验都存在很多问题,这可能是之后需要花时间慢慢解决的。除此之外,移动 APP 在桌面端如何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交互,也是未来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也想尝鲜 Windows 11 安卓子系统的话,可以参考本文中的教程操作,我们提供了 WSA 工具可供下载,在「极客之选」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词「WSA工具」即可获取。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Fri, 29 Oct 2021 21:50:24 +0800
<![CDATA[元宇宙是希望,也是 Facebook 的一次逃亡]]>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767 作者 |沈知涵

编辑 | 靖宇


「And one more thing……」

Facebook Connect 2021 的 Opening Keynote 环节,扎克伯格说出一个不让人意外的决定:为了让公众全面理解 Facebook,以及押注元宇宙的愿景,公司将更名为 Meta。

「我相信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个篇章,同样也揭开了我们公司的下一个篇章。」Facebook 生在一个特殊时代。当互联网正兴起,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入口,Facebook 改变了人与人「连接」的方式。

今天,扎克伯格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初出校园,穿着睡衣见投资人的毛头小子。显然他认为看到了下一个「未来」。Facebook 公司最后一次以「Facebook」出现于公众视野,那个代表过去成绩的「点赞」图标已在 Facebook 总部撤下。今后 Meta 公司工作内容分为两部分:「全家桶」社交产品,和打造未来的平台。

你确实无法再用「社交媒体」定义 Facebook。

扎克伯格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8 月,Facebook 推出 Horizon Workrooms 平台公测版:使用 Oculus 设备登陆,以虚拟方式参加会议。未来 Meta 将会集合更多 2D 应用程序到其中,比如 Facebook、Instagram、Slack、Dropbox 等。今年 Meta 会在 Horizon 平台上增加 Messenger 功能,带上 Quest,你就能在 Horizon 中打电话给朋友,进一步打破「虚拟」和「现实」的界限。

在扎克伯格看来,元宇宙是一个永续的、实时的、且无准入限制(多终端)的环境。「把元宇宙想象为一个实体互联网,在那里,你不只是观看内容,你整个人就身在其中。」

Meta 幻想,假设你在刷手机的时候,看见好朋友正在音乐会现场,向你发来「加入邀请」。这时候你带上 AR 仿佛置若其中,演唱会结束,身处不同世界的两人还约好去「元宇宙 afterparty」,你们在那里为「Avatar」(数字替身)购买了晚会衣服,和刚刚演唱会的「数字版收藏」NFT。

元宇宙里购买 NFT | Facebook

元宇宙的风刮了一阵又一阵。即便如此,甚至没有一个对于元宇宙非常精准的定义。所以一个半小时的 keynote,扎克伯格尽可能举例,人们到底能用元宇宙来做什么?


生态:构建

作为 Quest 上的爆款游戏,《Beat Saber》单单在 Quest 上的营收超过一亿美元。自从《Population: One》在去年发布,已经成为 Quest 上活跃玩家最多的游戏。《侠盗猎车手》系列的《圣安地列斯》也将为 Oculus Quest 2(从 2022 年开始,Oculus Quest 更名为 Meta Quest。)

扎克伯格给出更多关于元宇宙的设想,光有游戏远不够,还能健身、办公等等。针对于此,Meta 将会在明年推出一套配合 Quest2 使用的配件,用于 Touch 控制器的新防汗手柄,同时解决运动时擦汗的问题。关于更多即将到来的游戏功能,Oculus 将在明年专门举办一场游戏展示会。

比如与朋友下棋,打乒乓球,击剑,冲浪,游戏不仅意味着大型的沉浸式体验,还意味着利用 AR 和全息投影,生活里的每一次娱乐和运动,都会因此不同。

跟你异地的朋友下棋 | Facebook

你可以在 Horizon Home 中构建你的家。当有朋友来时,它是一个聚会场所;当你自己独处时,你可以随心所欲安排你的工作任务,设计你的工作空间。就像过去电脑和手机接管了你的娱乐、工作、社交等生活,扎克伯格希望未来一个 VR/AR 设备依旧如此,甚至接管一切生活。

团队正在测试 Quest for Business,允许你用办公账户(而非社交账户)登陆 Quest2,与同事协作访问 Horizon Workrooms。Quest for Business 同时允许公司能够访问需要的专用平台功能,如帐户管理、移动设备管理(MDM)解决方案、SSO 集成等。

然而元宇宙庞大生态构建,无法由 Meta 自己完成,在其愿景中,通过「底层技术」让开发者构建各种各样应用成为可能。

扎克伯格曾经表示,「目前,我们的重点是帮助发展社区,扩充参与到元宇宙和虚拟现实建设的人。」

举个例子,Spark AR community 有 60 万创作者,他们会通过 Spark AR 工具制作 AR 特效。AR 特效在 Facebook「全家桶」产品中非常流行。Facebook 称,Spark AR 已经持续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移动端 AR 平台。

此次,扎克伯格宣布推出 Presence Platform 平台,包括 Insight SDK、Interaction SDK 和 Voice SDK。Insight SDK 帮助构建基于用户的物理空间的混合现实体验,「真实的现场感(在场感)是在元宇宙中感觉到连接的关键。」相关负责人说到。以及 Interaction SDK 提供给开发者现成的手势交互;Voice SDK 开放语音控制功能。


硬件:入口

除了生态,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核心是一定需要先有合适的设备做入口。但是外界猜测的新一代 Quest 硬件没有出现。

Meta 只是卖了一个关子,它正在研发内部代号为 Project Cambria 的高端 VR。在功能上,它将具备以往 VR 不具备的功能,将允许你的 Avatar 与其他用户保持自然的眼神接触和交流,可以准确反映你的面部表情,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的感受。

Project Cambria 能使 Avatar 表情更加真实 | Facebook

另外增强的一个重点是混合现实体验,新的传感器和重建算法,能让 Cambria 有能力以深度和视角感来表现物理世界的物体。采用新的光学器件,提高视觉保真度。当然,这也代表着 Cambria 比 Quest2 更高的价格。

此外,Meta 还宣布了第一款 AR 眼镜,代号为 Project Nazare。这款 AR 眼镜最终想打造成人们日常所待眼镜大小和重量。不过扎克伯格没有给出面世时间,「我们需要将全息显示器,投影仪,电池,无线电,定制芯片,摄像头,扬声器,以及映射周围世界的传感器整合进大约 5 毫米厚的眼镜之中,仍需多年。」不过它可以用来做什么?用户带上眼镜,点开眼前的 Whatsapp 应用程序,你邀请朋友参与游戏,然后他们就被投影到你身边。

然而对于元宇宙里现场感(在场感)的追求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Meta 也才刚刚开始。就拿「Avatar」来说,未来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数字替身肯定不止「捏个脸」那么简单。Meta 表示放了一段视频,展示了那有多么难。

「头发和皮肤的渲染和重光照(relighting)显示了 3D 数字替身最终需要达到的保真度,可以看到他皮肤上的单个毛孔。」

3D Avatar | Facebook

「以及,当手触摸和拉伸衣服布料时,布料的运动多么精确……」

可以说,扎克伯格给我们畅想了他理解中元宇宙的局部面貌——虽然以 CG 的形式。它的路径是从硬件入口、底层技术、内容生态三个方面均着力布局。然而距离畅想,Meta 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亲手舍弃掉自己打造的社交媒体帝国并不容易,但扎克伯格又不得不这样。

就在几天前,The Verge 发布了一篇文章,称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自 2019 年以来,Facebook 在美国的青少年用户数量下降了 13%,预计未来两年将下降 45%。预计 20 至 30 岁的年轻用户数量在同一时间段内将下降 4%。更为糟糕,用户越年轻,他们就越不经常使用该应用。这些数字表达的信息很直白,Facebook 正在失去年轻一代。

另一边,在监管机构的听证会上,在媒体的采访间内,来自 Facebook 的内部「吹哨人」在不断为人们提供猛料,讲述这个社交巨头内部对于外部社会影响的冷漠和无所作为,甚至欺骗,这些都给扬言要用反垄断利刃「肢解」互联网巨头的监管者(例如 FTC 新任主席莉娜·可汗)更多的证据。

改掉名字,再次强调一个遥远但是光明的未来,对于扎克伯格和 Facebook 来说显然都是必要的。


图片来源 Facebook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Fri, 29 Oct 2021 21:30:45 +0800
<![CDATA[苹果四季度营收 833 亿美元 大中华区暴增 83%;Facebook 正式更名「Meta」;自如:为二房东「跑路」负责]]>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681

Facebook 宣布改名「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

北京时间 10 月 29 日消息,Facebook 宣布,将把公司名称改为「Meta」。这一更名是在近日举办的「Facebook Connect 2021」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发布会上宣布的,反映了该社交媒体公司对「元宇宙」(metaverse)的野心。Facebook 采用这一经典科幻术语来描述其在虚拟世界中工作和游戏的愿景。

扎克伯格在视频中说:「今天,我们通常被是为一家社交媒体公司,但是在我们(公司)的 DNA 中,我们是一家建立连接人们技术的公司。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就像当初我们搭建社交网络一样。」

公告显示,公司还将其股票代码从「FB」改为「MVRS」,12 月 1 日开始生效。(来源:Pingwest)


监管人士点名跨境互联网券商,富途、老虎证券盘前双双大跌

北京时间 10 月 28 日晚,美股盘前,中概券商股纷纷走低。其中,富途证券盘前跌幅一度扩大至 21.19%,老虎证券跌近 20%。

消息面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网站 10 月 27 日刊登的一篇关于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的演讲稿指出,部分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未取得境内相关牌照、仅持有境外牌照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平台,主要专门面向境内投资者提供境外证券投资服务。例如,美股、港股交易服务,属于「跨境交付」范畴。

上述演讲稿还指出,跨境互联网券商客户快速增长,且多来自我国境内。「据专业媒体报道,注册在开曼群岛的 A 公司存量入金账户 80% 来自我国境内,注册在香港的 B 公司为 55%。从业务实质看,跨境互联网券商属在我境内无照驾驶,属非法金融活动,这种定性与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可兑换无关。」

就此消息,富途控股发布声明称,富途证券(香港)从成立之日起即在中国香港持牌并接受严格监管,一直以来秉承合规经营的原则,在原有行业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经营,与所有在香港持牌的同行无异。老虎证券回应称,集团一直视合法合规运营为生命线,目前 80% 以上的增量入金客户来自海外,将积极和全球的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坚守合规底线,服从各级监管要求。(来源:凤凰科技)

苹果第四财季营收 833.6 亿美元,净利同比增 62%

北京时间 10 月 29 日消息,苹果公司今天公布了 2021 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四财季总净营收为 833.60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646.98 亿美元相比,增长 29%;净利润为 205.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2%。苹果公司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 145.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

苹果公司第四财季来自于 iPhone 的营收为 388.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7%,但未能达到预期。来自于 Mac 的营收为 91.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来自于 iPad 的营收为 82.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4%。来自于可穿戴设备、家用产品及配件的营收为 87.85 亿美元,同比增长11.5%。来自于服务的营收为 182.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6%。(来源:Pingwest)


腾讯致歉:《王者荣耀》IP 新游《代号—零叁》海报抄袭实锤

10 月 28 日凌晨,《王者荣耀》衍生游戏《代号—零叁》官方在 Bilibili 发文:「关于王者 IP 新游《代号—零叁》悬念海报的说明及道歉」,并配长图说明了基本情况。

不久前,腾讯旗下 Moba 手游《王者荣耀》官方放出了一张《王者荣耀》IP 衍生游戏的悬念海报,在海报发布后很多玩家都推测这或许就是天美一直没有正式公布的《王者荣耀》开放世界游戏。但在海报发布当天,就玩家发现,其中画面场景竟然来自米哈游旗下开放世界游戏《原神》。

根据《代号—零叁》官方的道歉长图,此次海报的抄袭内容为海报制作过程中的外包公司深圳市鲸智互娱文化有限公司的某名员工在工作中擅自使用未授权的图片素材导致的。据悉,腾讯官方已经开始对此次抄袭事件的追责,而鲸智互娱方面则表示已经对海报制作的责任人进行了相关处理,但并未说明具体处理方式。(来源:凤凰科技)


苹果宣布全球公司运营已实现碳中和,中国 100% 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增长一倍

10 月 28 日消息,苹果公布了中国各地供应商新作出的「清洁能源承诺」,并表示已有 50 家中国公司加入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相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苹果目前的全球公司运营已实现了碳中和,并将在 2030 年底前实现每台苹果产品零环境影响。

苹果于去年 7 月宣布,公司将于 2030 年在供应链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实现 100% 碳中和的目标。自宣布该计划以来,苹果大幅增加了转用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商数量。截至目前,已有 50 家中国公司加入了苹果的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有 175 家供应商将过渡到可再生能源使用。苹果表示,其与供应商将带来超过 9 吉瓦的清洁能源,每年可避免 1800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每年减少近 400 万辆汽车行驶。

除了供应商清洁能源项目外,苹果还在供应链中持续拓展供应商能效项目的内容与服务,来减少产品制作所需要的能耗。苹果表示,通过与供应链的合作,每年避免产生的碳排放超过了 90 万吨。(来源:cnBeta)

2021 年 Q3 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排行:vivo、OPPO、荣耀、小米、苹果分列前五

品玩 10 月 28 日消息,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报告称,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达 7650 万部,同比下降 9%,环比增长 3%。

报告显示,2021 年第三季度,vivo 以 23%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OPPO 则以 20% 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荣耀(15%)和小米(14%)分列三、四位。

Counterpoint 表示,苹果的排行在 2021 年第三季度保持不变,但随着 iPhone 13 系列首发亮相,预计苹果的销量排名会在 2021 年第四季度有所上升。(来源:Pingwest)


自如将全额承担望京跑路二房东受害客户损失 500 余万元

10 月 28 日消息,自如官微声明表示,「望京某二房东跑路」事件发酵以来,陆续收到相关租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自如始终关心城市租房而居的年轻人的生活和权益,对于涉及此事件 50 余名相关租客,自如将全额承担客户受到的损失,预计超过 500 余万元。

据了解,「望京某二房东跑路」一事系北京望京地区一名个人二房东以「高价月付租入、低价年付租出」的方式,将自如、链家、我爱我家等多家长租机构和房屋中介的房源转租给个人租客,并在套取租金后携款潜逃,相关事件的受害租客已达数百人,引发广泛关注。(来源:钛媒体)


暴雪 CEO:主动降薪至最低水平,誓解决「有毒工作文化」

10 月 28 日消息,为解决所谓的「有毒工作文化」,动视暴雪 CEO 罗伯特·科蒂克致信全体员工,表示自己已向公司董事会提出请求,将其薪酬总额降至加州法律允许的最低工资水平,今年是 62500 美元。在实现改革目标之前,科蒂克不会获得任何奖金或股权。

在信中,科蒂克列出了改善暴雪工作文化的五项改革。其中包括:对骚扰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提高「非男性」员工的比例,并将投资 2.5 亿美元,促进人才多样化;继续提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促进公平。(来源:新浪科技)

特斯拉哨兵模式升级,手机 App 可以实时查看汽车摄像头内容

北京时间 10 月 28 日消息,特斯拉哨兵模式迎来更新,现在车主可以通过 App 实时查看摄像头内容。该服务包含在高级车载娱乐服务包内,目前只适用于装有最新版特斯拉 App 的 iOS 设备,尚不清楚 Android 用户何时可以使用它。

高级车载娱乐服务包是于 2018 年推出的,旨在将特斯拉的一些高带宽的功能打包到每月 10 美元的订阅中。例如实时交通可视化功能的卫星视图地图、车载流媒体音乐、媒体以及互联网浏览器等功能。(来源:cnBeta)


上海研制载人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争取三年后取得适航认证

北京时间 10 月 28 日消息,澎湃新闻记者从金山区获悉,位于上海金山的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 eVTOL 载人飞行器 V1500M,已于近日成功完成首飞测试。

作为一款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载人飞行器,V1500M 最大起飞重量 1500 公斤,搭载纯电动力系统,载客飞行航程 250 公里,最大载客数 3-4 人。其采用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构型,兼具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优势,既可垂直起飞又可快速巡航。该构型结合高效率、长航程、简洁构型于一体,同时满足航空安全标准冗余要求。

峰飞航空科技 V1500M 项目负责人透露,不久后还将启动 V1500M 的固定翼转换测试,验证由旋翼向固定翼飞行模式的转换。通过各项试飞测试,全速推进 V1500M 的研发,并争取在 2024 年取得适航认证。(来源:澎湃新闻)

云南白药回应炒股亏 15 亿:会逐步优化结构和逐步退出证券投资

10 月 28 日消息,云南白药炒股亏了 15 亿登上热搜榜。

就此事件,云南白药方面回应记者:「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指正,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坚守主业的,至于证券投资这方面,当时入局主要是为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其实我们的持仓已经有所下调。目前,公司对待投资标的十分审慎,未来,我们会逐步优化投资结构,也会逐步退出证券投资。」(来源:钛媒体)


]]>
极客公园 Fri, 29 Oct 2021 09:18:29 +0800
<![CDATA[Redmi Note 11 系列评测:用上 120W 闪充、1 亿像素、天玑 920,进阶版「水桶机」]]>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532 有些产品先天就自带热度,也有些是通过几代产品不断打磨所形成的结果,Redmi Note 系列便属于后一种情况。两年前,凭借在当时看来颇为惊艳的 4800 万像素摄像头,Redmi Note 7 让 Note 系列一炮而红。之后发布的几代 Note 在配置上都不乏亮点,成功打造了「小钢炮」的产品形象。

有些「越级配置」的思路也被带到了 Redmi Note 11 系列身上。和之前稍有不同,这次 Redmi Note 11 系列不再提供 4G 版本,包含 Redmi Note 11 5G、Redmi Note 11 Pro、Redmi Note 11 Pro+ 三个机型。这篇文章的主角,是 Redmi Note 11 和 Redmi Note 11 Pro+。


两种屏幕,均有高刷

作为手机最为重要的人机交互渠道,屏幕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但出于成本均衡性考量,产品定位不同,所选择的屏幕类型多多少少也会存在一些区别。比如,Redmi Note 11 用的是一块 LCD 屏,而 Redmi Note 11 Pro/Pro+ 则为三星 AMOLED 屏。

全面屏方案 Redmi Note 11 系列均为中置单孔设计。亮屏之后,Redmi Note 11 和 Redmi Note 11 Pro+ 的正面观感都不错,但如果放到一起能很容易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像图片中所展示的那样,超大杯的开孔径要来得更小一些,能进一步弱化切割区域对显示效果造成的影响。

下面我们分开来说具体屏幕素质。首先是 Redmi Note 11 Pro+,它配的是一块 6.67 英寸三星 AMOLED 屏(钻石排列),表面覆盖有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分辨率为 2400×1080 像素,支持 DCI-P3 广色域,拥有 120Hz 刷新率和 360Hz 触控采样率,同时通过了 SGS 护眼认证。

实际屏幕显示效果比较细腻通透,调校风格稍稍偏冷一些,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在设置中自主调节。此外,旗舰机基本已经普及的前后双光线传感器,同样出现在了 Redmi Note 11 Pro+ 和 Redmi Note 11 Pro 上,尤其是手机背对强光源时(比如看电视),自动亮度调节会更准确。

回过头再来看 Redmi Note 11。它的屏幕尺寸比 Redmi Note 11 Pro+ 小了一丢丢,为 6.6 英寸,不过用起来其实基本没差别。屏幕分别率为 2400×1080 像素,由于 LCD 屏,画面细腻程度没啥可担心的。90Hz 屏幕刷新率在保证使用流畅性上足够,区别在某些特殊游戏场景下。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这代 Redmi Note 无论 AMOLED 屏幕的大杯、超大杯,还是 LCD 屏的中杯,都没有上曲屏,而是统一采用了直屏方案。有关直屏和曲屏的优点,之前我们在很多评测文章中也提到过。就操控性和实用性而言,直屏有优势,不容易误触问题,而曲屏的视觉效果更好。

指纹方案稍有意外。考虑到 Redmi Note 11 Pro 和 Redmi Note 11 Pro+ 用的是 AMOLED 屏,原本我以为这次它们应该会上屏幕指纹,但事实并非如此,Redmi Note 11 全系均为侧边指纹/电源二合一设计。可能没有屏幕指纹酷,不过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又一次首发了新平台,还「下放了」120W 闪充

首发新平台在小米以及 Redmi 的品牌历史上,属于高频事件,之前发布的 Redmi 10X 便首发搭载了联发科天玑 820 芯片。这一传统延续到了 Redmi Note 11 Pro+ 上,它用的是发哥八月份刚刚全新的天玑 920 芯片,Redmi Note 11 则为天玑 810,匹配 LPDDR4X+UFS2.2 存储。

有关天玑 920 这颗芯片,可能有些朋友多多少少已经有些了解,这里再来回顾下。它采用了台积电 6nm 制作工艺,CPU 依旧为「2+6」设计,包含 2 颗主频为 2.5GHz 的 A78 大核,以及 6 颗主频为 2.0GHz 的 A55 小核心,Mali-G68 MC4 GPU。

实测,其安兔兔成绩为 49288 分,鲁大师为 598648 分,整体性能领先天玑 900,稍弱于骁龙 778G,属于一款中规中矩的中端芯片。游戏场景下,它支持王者荣耀 90fps 模式,也能流畅运行英雄联盟手游,配合大面积 VC 立体散热方案,游戏时手机整体热量控制还是不错的。

Redmi Note 11 上用到的天玑 810 和天玑 920 一样,采用了 6nm 制作工艺,CPU 同样由 2 颗 A78 大核以及 6 颗 A55 小核组成,不过大核主频为 2.4GHz,GPU 则改成了 Mali-G57 MC2。安兔兔跑分 384264 分,配合 90Hz 刷新率,日常流畅使用问题不大,一些游戏场景不如天玑 920。

可能很多人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这代 Note 系列很大的一个亮度便是和「友商」的旗舰机型一样,用上了 120W 超级闪充。不过三款机型所匹配的快充方案并不相同,只有 Redmi Note 11 Pro+ 为 120W 闪充,Redmi Note 11 为 33W,而 Redmi Note 11 Pro 为 67W。

当然电池容量也有区别,Redmi Note 11 电池容量为 5000mAh,Redmi Note 11 Pro 为 5160mAh,Redmi Note 11 Pro+ 等效 4500mAh。我们也对 Redmi Note 11 Pro+ 的充电速度进行了测试,5 分钟可以充至 45% 电量,10 分钟充至 76%,充至 100% 大概需要 16 分钟。

充电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了下它的功率变化,峰值出现在 3 分钟左右,能达到 97W,之后会随之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下来,不过整体用时还是很短。无论纸面数据还是使用感受上,120W 闪充所带来的体验提升都是非常容易感知到的,很快便能让手机恢复满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它设置有两档充电模式,默认会在充电速度和发热量之间取平衡,对充电功率有所限制,充满大概需要 19 分钟,依旧要比大多数手机来得快。而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快的充电速度,需要手动在电池设置选项中开启快充加速模式。


多种配色可选,讲究的选材用料

不少人说,Redmi 的 CMF 水平很多时候要优于小米。当然,这只是一句调侃,但最近几年 Redmi 在产品 ID 设计上确实做的不错。这次 Redmi 给 Note 11 系列准备了多种配色版本可选,不过三款机型所对应的颜色版本稍有区别,工艺处理也有不同。

具体来讲,Redmi Note 11 Pro 有浅梦星河、神秘黑镜、迷雾森林和时光静紫一共 4 种颜色,Pro 版本少了浅梦星河配色。另外,以上 4 个配色中,神秘黑镜、迷雾森林以及时光静紫版后盖均为 AG 磨砂玻璃。浅梦星河版 Redmi Note 11 Pro 则是微钻工艺,和星河入梦版 Reno6 有些类似。

我们手里这台 Redmi Note 11 Pro+ 为迷雾森林版本。正面看上去整体为淡淡的绿色,不过它并非纯色,而是在绿色中又加入了一些有点像鱼肚白的渐变,结合 AG 工艺,比较贴合颜色名称所描述的效果。实际摸上去,手感比较细腻,也有着不错的抗指纹能力。

Redmi Note 11 的配色方案和大杯/超大杯略有不同。它一共拥有 3 种颜色可选,除了文章中展示的神秘黑镜版本,还有浅梦星河和微醺薄荷版本。虽说官方命名神秘黑镜,但直观视觉效果上,它的确和以往我们认为的「黑」不太一样,更像银色和黑色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配色多样化之外,Redmi Note 11 和 Redmi Note 11 Pro+ 的后盖以及中框设计选择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Redmi Note 11 Pro+ 为直角中框设计,并且在中框边缘加入了亮面装饰条,用来降低视觉厚度,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精致感。相对应的,后盖边缘做成了直角过渡。

如大家所看到的这样,Redmi Note 11 采用了更加更熟悉的圆角中框,同样保留了亮面饰条。而由于中框方案不同,两款手机侧面给人的视觉感受有着明显区别,Redmi Note 11 显得圆滑一些,棱角分明的外观,则似乎更符合 Redmi Note 11 Pro+ 超大杯的设定。

规格参数上,Redmi Note 11 的机身厚度为 8.75 毫米,有 5000mAh 大电池的情况下,重量依旧控制在了 195 克,还是不错的;Redmi Note 11 Pro+ 的机身厚度为 8.34 毫米,重量来到了 204 克。单就握感来说,我可能要站队 Redmi Note 11,拿在手里相对轻便,中框对于手掌也更友好。


超高像素,Note 系列的「传统艺能」

自拍方面,Redmi Note 11 系列的前置摄像头均为 1600 万像素,拍照、录像、人像三种拍摄模式均支持 AI 美颜功能。不过和近来发布的很多手机新品一样,录像模式不支持做个性化美颜设置,只提供 100 级美颜可调等级。其它两种模式则允许自主选择滤镜或者进行局部美颜。

看点在后置相机部分。Redmi Note 11 系列的相机设计风格和上代 Note 系列保持一致,采用了「1+4」的排列方式。虽说第一眼看上去相机部分都是四个开孔,但实际上三兄弟所选择的方案不一样,Redmi Note 11 Pro 和 Redmi Note 11 均为三摄,而 Redmi Note 11 则是双摄。

先来说 Redmi Note 11 Pro+。它的后置相机包含主摄、超广角镜头为微距镜头,继 4800 万像素、6400 万像素之后,Note 系列又用上了 1.08 亿像素主摄,传感器尺寸达到了 1/1.52 英寸,f/1.89 光圈,支持 9 和 1 输出一张感光能力更好的自拍;超广角镜头为 800 像素,120° 视场角,微距镜头 200 万像素。

Redmi Note 11 为主摄+超广角镜头的双摄设计,其中主摄为 5000 万像素,f/1.8 光圈,超广角镜头同样为 800 万像素。从家族一致性的角度来说,Redmi Note 11 这样的设计方案可以理解,但就美观性而言,感觉换成类似 K40 系列的纵向排列方式可能会来得更好一些。

以下为 Redmi Note 11 Pro+ 实拍样张,未经任何后期处理:

         标准模式

         2 倍变焦

         标准模式

         超广角

         微距模式

         人像模式

从我们拍摄的样张来看,用上一亿像素主摄之后,Redmi Note 11 Pro+ 整体拍摄水平要一定程度领先同级别竞品,图片解析力以及图片暗部细节保留都做得不错。也同样是因为主摄的超高像素,即便会做一定裁切,用来充当「长焦镜头」也基本够用。超广角镜头属于这一价位正常水平,有大场景拍摄需求时,还是挺实用的。

小米以及 Redmi 手机非常好玩也是很有意思的魔法换天功能,这次又有了新进展。大的逻辑和之前保持一致,Redmi 将不同天空特效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为晴空、傍晚、夜景以及动态,不过天空特效数量比之前多了 9 种,就像图片中展示的那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进行选择。

视频部分,Redmi Note 11 Pro+ 支持 4K@30fps 视频拍摄,很多其它品牌手机有的 VLOG 以及短视频拍摄功能,它当然也没有落下。其中,VLOG 拍摄功能内置了多种不同的短视频模板,根据提示便能轻松获得一段效果不错的成片。短视频功能则限定了 15 秒拍摄时长,内容可以自由发挥。


能想到的,基本都给了

小米做手机的思路很清晰,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方面,向来追求全面性,属于「别人有的我也有,别人没有的我还有」。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Redmi Note 11 Pro 和 Redmi Note 11 Pro+ 均支持多功能 NFC、X 轴线性马达,极为先进的 3.5 毫米耳机接口以及小米祖传红外遥控也得以保留。 

Redmi Note 11 同样保留有 X 轴线性马达、Wi-Fi 6 连接、红外遥控、3.5 毫米耳机接口,稍稍有些遗憾的是,它并不支持 NFC。另外,虽然这代 Note 全系标配立体声双扬声器,但具体方案有所不同。Redmi Note 11 Pro/Pro+ 均用的是 JBL 专业调音的对称式双扬,实际听上去音效更棒。

还有一个小惊喜,这次 Redmi 在常规版本之外还做了 Redmi Note 11 潮流限定版,后盖整体为绿色涂装,同时加入了黑色斜向纹理以及代言人王一博的荧光绿签名作为点缀。最特别的是,这版 Note 11 的 Redmi 标志看上去会有一种悬浮效果,这在以往其它手机上还没有出现过。

         图片来自官方

从官方那里我们了解到, Redmi Note 11 潮流限定版上用到了全新的「全息悬浮工艺」,它是将 11 万个微米级 Redmi logo 通过 11 万个相对应的微透镜进行 150 倍放大,最终汇集到一点,最终实现了这种 3D 悬浮感的效果,是目前特有新意的 Redmi 手机。

到这里,也该给这篇文章做个总结了。整体而言,Redmi Note 11 系列延续了 Redmi 一直以来遵循的高性价比路线,大杯和超大杯的配置非常全面,放到同价位段来看,用同样的词语来形容中杯也没啥太大问题。但显然,如果用「水桶机」来形容这代 Note 其实并不严谨。

尽管 120W 超级闪充和 1 亿像素主摄本身并不新鲜,同时出现在非旗舰产品上,就变成了一件「新鲜事儿」,可能也只有 Redmi 会这样做。而除了营销层面,超级快充和超高像素主摄所带来的使用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不过,天玑 920 虽然优秀,但和骁龙 778G 之间的性能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最后就又回到了老生常谈的那个话题,是否选择入手 Redmi Note 11 系列,取决于你更看重哪点。如果追求全面的配置和综合更好的使用体验,这代 Note 系列是不错的选择,日常使用或者玩一些热门手游都没啥太大问题。

销售相关,Redmi Note 11 起售价为 1199 元,Redmi Note 11 Pro 起售价为 1599 元,Redmi Note 11 Pro+ 起售价为 1899 元,11月 1 日开售。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Thu, 28 Oct 2021 21:43:03 +0800
<![CDATA[Redmi Watch 2 上手:升级大尺寸 AMOLED 屏,戴起来像手环一样舒服]]>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334 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Redmi 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手表 Redmi Watch。极为轻便的佩戴体验以及不到 300 元的首发价,让它有着不错的市场竞争力。

但可能是为了将价格压得足够低,产品本身也有一些不那么完美的地方,比如屏占比并不理想。Redmi Watch 2 延续了轻便的特性,同时补齐了之前的一些不足。

Redmi Watch 2 最为明显的改进之处,是用上了一块更好的屏幕。亮屏之后,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比 Redmi Watch 好很多,主要是因为这代产品的屏占比有了大幅提升,上、下、左、右四个边框宽度都控制得很窄,不存在「边框跑马」的情况。 

屏幕尺寸也比之前来得稍大一些,由 1.4 英寸 LCD 屏改成了 1.6 英寸 AMOLED 屏,320×360 像素分辨率,加之屏占比更高,这代产品的显示面积大概能多出四分之一,实际画面显示细腻程度以及色彩表现都不错。由于改用了 AMOLED 屏,息屏显示也安排上了。

操控性没啥可说的,机身右侧设置有一枚物理按键,按键表面做了亮面处理,对于提升手表整体精致感多少有些帮助。这枚按键的功能设定和很多同类产品一样,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打开应用菜单或者返回到主界面。此外,由于按键相对扁平,倒是不必担心会硌到手背。

如果你之前习惯了其它家的智能手表,入手 Redmi Watch 2 之后可能得稍稍适应下。它的系统逻辑是上滑打开控制中心,下滑查看通知信息,正好和大多数智能手表相反。左右滑动所对应的操作反馈没有做特别设计,可以比较方便的进入相关功能页。

要说 Redmi Watch 2 最优竞争力的地方,我更倾向于佩戴体验这一项。先来看数据,它的机身长度为 39.1 毫米,宽度为 34.4 毫米,9.98 毫米厚,只有 31 克重,戴在手腕上非常轻便,这种舒服的佩戴感甚至不输很多智能手环,可以做到「真·全天候佩戴」。

这代产品的配色可选项很丰富。其中,表体有三种颜色,除了文章中展示的象牙白版本,还有典雅黑和深空蓝版本。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象牙白版本,不无聊也不花哨。表带则一共做了多达六种颜色可选,并且支持快拆操作,感觉挑选两种颜色买来作为情侣表不错。

轻便,但该有的功能 Redmi Watch 2 都配齐了。手表支持北斗、GPS、GLONASS、Galileo 四大导航系统,内置超过 117 种运动模式,包括户外跑步、健走、室内跑步、登山、泳池游泳(具备 5AT 防水能力)、瑜伽等常见运动类型都包含在内,并且也有自动运动识别功能。

已经成为如今智能手环以及智能手表标配的心率监测功能当然也没有落下。Redmi Watch 2 支持 24 小时连续心率监测(默认关闭,需要手动开启),你可以在小米穿戴 app 中手动设置心率预警值,一旦出现心率数据异常,手表便会及时给出提醒。

应该是出于续航考虑,它的血氧饱和度功能不支持 24 小时连续测量,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一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手动单次测量,测试完成后手表能给出当前的血氧饱和度数据。还有一种是睡眠时开启,监测频率可选 30 分钟或者 10 分钟一次。

小米系智能设备颇为加分项的「小爱同学」也如期出现在了 Redmi Watch 2 上。唤醒方式和手机有些类似,如果感觉手表屏幕太小不太方便进行触控操作,也可以选择长按侧边物理按键 2 秒唤醒,查询下天气、路况或者红烧肉怎么做,都挺方便的。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其它诸如睡眠监测、压力监测、女性健康、支付宝扫码支付、NFC 公交/门禁卡、查找手机等很多其它品牌智能手表有的功能,你也都能在这款手表上体验到。此外,Redmi Watch 3 增加了遥控拍照功能,外出游玩不方便手持拍照时还是挺有用的。

续航有一些小惊喜。考虑到机身尺寸相对小巧,原本我以为 Redmi Watch 2 续航能力可能会有些压力,但实际用下来它的续航表现非常棒。官方给出的最长续航时间为 12 天,像我这样开启所有功能项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一周一充,基本没有续航焦虑。

之所以有不同的续航表现,和它所搭载的芯片有很大关系。Redmi Watch 2 用的是 Apollo 3.5 芯片,功耗控制非常不错。而由于它本身对于性能要求不像那些旗舰级全智能手表那么高,这颗芯片足够提供相对流畅的使用体验,这点不必担心。

整体看下来,从 CMF 工艺到功能应用,再到硬件配置,Redmi Watch 2 相比上代的确进步了很多。它有着智能手表中少有的佩戴舒适性,又比大多数智能手环功能性来得丰富。如果你追求全天候佩戴,Redmi Watch 2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99 元(首销价 349 元)的价格也比较容易接受。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Thu, 28 Oct 2021 21:42:37 +0800
<![CDATA[智能汽车的「芯」战役]]>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663 「我们正在失去中国市场。」

大众汽车 CEO 赫伯特·迪斯最近在某次公开场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事实上他并没有危言耸听,从 2020 年开始的全球范围的芯片供应紧缺对汽车公司产生巨大冲击。

根据 Forecast Solutions 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 8 月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 585 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 112.2 万辆。预计 2021 年全球汽车减产或将超过 700 万辆。分析机构认为,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 1100 亿美元。

汽车芯片紧缺到什么程度?车企要么减产甚至停产,而有一心交货的汽车公司,甚至需要等货源充足后,再让消费者将新车「返厂」,补装之前无法到货的传感器。

当然,行业中难免有例外,国产厂商比亚迪在此次「缺芯」浪潮中不仅并未受到冲击,而且乘用车,尤其是新能源车销量连续追高。能在「缺芯」冲击下独善其身,正是因为自 2004 年开始布局,经过 17 年发展,比亚迪已经建成包括设计、晶圆、封装和测试一体的汽车芯片生态。比亚迪半导体成熟生态的存在,让比亚迪整车能够「逆势飞扬」。

芯片界难产「黑马」

其实,「缺芯」影响的不止是汽车行业,向来以供应链能力著称的苹果,因为供应链问题,最新的手机、笔记本和手表产品都创下交付周期的纪录。其中的一个原因毫无疑问是新冠疫情的黑天鹅,不仅芯片生产环节受到影响,全球物流受阻也让供应链恢复更加艰难。

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芯片行业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了设计、晶圆、封装、测试等上下游环节分开,各个环节高度集中的格局。例如大家熟知的台积电,就是主要从事晶圆代工的巨头,苹果、华为等公司的芯片设计好后,会委托台积电进行芯片的生产,而封装、测试工作可能会由其他专门公司进行操作。

     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展出的汽车芯片|视觉中国

术业有专攻的好处是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缺点是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遭殃。而且由于芯片产业研发、生产和测试的周期以年计,生产排期都在半年以上,不存在可以临时增加产能的情况。也正因为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技术积累,即便有心要杀进半导体领域,没有十年以上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很难产出能用的芯片。

以本次汽车行业的「缺芯」为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马来西亚的芯片工厂因为疫情遭到封锁,而作为汽车芯片的重镇,马来西亚工厂的封测产能约占全球封测产能的 13%。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等汽车芯片巨头都在马来西亚设立工厂,也因此遭到重创。

而因为上述半导体公司在汽车芯片供应链占有市场份额较大,以至于一家供应出问题,全球车厂产线停顿。以英飞凌为例,公司生产的 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属于汽车功率半导体,控制能量变换与传输,用于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源系统,对于电动车的意义不言而喻。目前英飞凌的 IGBT 产品在汽车行业中占有 50% 左右的市场,可谓一家独大。

大型公司在寻找供应链时往往会准备多个备选,但是在芯片方面很难实现,就是因为芯片行业进入难、量产难等特性。不过至少在 IGBT 产品层面,全球车厂现在多了一个选择。

经过多年技术攻坚,2018 年比亚迪发布全新车规级「IGBT4.0」技术,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比亚迪的 IGBT 产品电流输出能力高 15%、综合损耗降低约 20%、温度循环寿命提高约 10 倍。去年,比亚迪又推出了基于 750V 平台高密度沟槽栅设计的 IGBT5.0 芯片,是比亚迪半导体凭借雄厚的技术积累,直接跨越了普通的沟槽栅技术的一代 IGBT。

截至目前,搭载比亚迪的 IGBT 芯片的车辆已经超过百万辆。根据 Omedia 数据,在国内市场, 比亚迪 IGBT 产品市场份额为 19%[l1] ,在国外同类产品之外,为国产电动车核心芯片撑起一片天。

同时,比亚迪也开始将研究重点移至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 SiC(碳化硅)上。相比于传统半导体使用的材料硅,碳化硅在热导率、电子饱和率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更适合高温、高频、大功率场景下的使用。而在电动车领域,SiC 有机会让电动车能耗更低,效率更高,最终节省成本提高续航。

行业巨头 Cree 指出,预计到 2022 年,SiC 在电动车用市场空间将快速增长到 24 亿美元,是 2017 年车用 SiC 整体收入(700 万美元)的 342 倍。

目前,知名半导体厂商和车企都已经加入到 SiC 产品的研发上。国内,比亚迪汉已经在 EV 车型上开始使用自主研发的 Sic MOSFET(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比亚迪都是首次将 SiC 产品「上车」的公司。

智能汽车的「芯」战场

「如果不造车,我会去造芯片。」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王传福到底说没说过这句话,已经是一个迷思了。但事实是,比亚迪不仅造了车,而且做了芯片,并且布局很早,已有很深的技术积累。

早在 17 年前的 2004 年,比亚迪就成立了半导体业务的前身比亚迪微电子,并将科研精力放在核心元件 IGBT 芯片上。2008 年比亚迪成立宁波晶圆工厂,为半导体业务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0 年,比亚迪自造的 1.0 代 IGBT 芯片问世。2013 年,2.0 代芯片正式装车比亚迪 e6。2018 年,比亚迪微电子发布全新一代车规级 IGBT4.0 芯片。2020 年,在发布 IGBT5.0 之外,比亚迪微电子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2019 年-2020 年比亚迪半导体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电机驱动控制器用 IGBT 模块全球厂商中排名第二,位于英飞凌之后,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截至去年年底,比亚迪半导体以 IGBT 为主的车规级功率器件累计装车超过 100 万辆。

在 IGBT 之外,比亚迪在 MCU 即微控制单元产品上同样进行了布局,作为汽车智能化控制的核心元件,MCU 堪称是电动车的智能中枢。

事实上,不仅 IGBT 和 MCU,经过十七年的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在 CMOS 图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嵌入式指纹识别传感器、LED 光源、LED 显示屏、ACDC、电池保护芯片等多个方向上进行技术突破,并已形成稳定量产产品。其产品不仅涵盖了大部分智能汽车零部件,同时在工业级和消费级电子产品方向也极具竞争力。

不久前,苹果公布了搭载自研 M1 Pro 和 M1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 新品,除了全新设计外观,其自研芯片「吊打」同行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车厂自研芯片已经成为趋势|视觉中国

有一种观点认为,智能汽车就是带轮子的智能手机,至少从芯片数量来看,确实如此。和传统汽车使用 500 个左右芯片相比,智能汽车对于芯片的需求提升至少三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经披露其产品搭载的芯片数量是 1700 颗左右。

业内人士透露,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5 年,芯片在汽车中的成本预计会从目前约 4500 元/车上升至 8000 元/车,到 2030 年进一步上升至约 15000 元/车。

本次全球汽车「缺芯」也为车企敲响警钟——核心芯片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安心。同时,要使产品在功耗、成本和表现上更有竞争力,重要芯片自研是必然趋势。

而对于像比亚迪这样在电池、芯片乃至内饰材料上均采用全套生产自研的公司,无疑已经抢占先机。

目前,继比亚迪电池之后,比亚迪半导体在经历过两轮巨型融资之后,开始考虑分拆上市,其估值据传至少 300 亿元人民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公司来说都是好事,比亚迪电动车的强劲销量和表现,体现了比亚迪半导体产品的实力,而这样一个技术生态的对外开放,也让汽车公司有了更多选择,缓解国外半导体垄断市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极客公园 Thu, 28 Oct 2021 20:29:24 +0800
<![CDATA[希捷孙丹:科技乐观主义者的数据未来]]>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533

1981 年 8 月 12 日,IBM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5150,宣告了 PC 时代的正式到来。而此时,在这场「盛大演出」中,还缺席了一个「黄金配角」。这款电脑没有硬盘,而是配备软盘驱动器,只能使用盒式录音磁带来下载和存储数据。

不过还好,硬盘这个「演员」,其实在路上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硬盘从诞生之初的两个冰箱大小的庞然大物,到 14 英寸,再到 8 英寸,而后终于在「更小的尺寸」与「更大的容量」之间找到了一个「甜蜜点」。

1980 年,希捷发布第一款 5MB 的 5.25 英寸硬盘,1 年后,新版本存储容量迭代到了 10MB。凭借着合适的尺寸和容量,该硬盘一度成为了当时台式个人电脑存储的标配。希捷因此也被美国福布斯杂志称赞为「凭第一款用于 PC 的 5.25 英寸硬盘引发了个人电脑革命。」

                                                      图|希捷发布的第一款硬盘(1980 年)

此后,硬盘行业大浪淘沙,从巅峰时候的 200 多家公司,到现在包括希捷在内,只剩核心的 3 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感叹道「在商业史上,还没有哪个行业会像硬盘行业那样,经历如此广泛、 快速、残酷的技术变革和市场结构的转变,以及全球范围纵向整合方面的变化。」

这是一个很容易把「好」变成敌人的行业。在发展几十年后,曾经一枝独秀的机械硬盘,在固态硬盘出现之后,开始被质疑「廉颇老矣」。而作为最核心的玩家之一,执着于机械硬盘的希捷,甚至也一度被看衰。

这也是个被认为不怎么会产生「性感话题」的行业。与「芯片」这个镁光灯下万众瞩目的「明星」相比,存储明显话题感不足。而硬盘巨头们作为供应商,其实成了「隐形的天使」,荣光都给了台前的公司,比如「好像是做硬盘的」,可能是你对希捷这家公司最大的感知。

作为信息科技底层基础设施的存在,存储这个行业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行业中的顶级玩家们,又将如何在新时代中找到载动自己的船?这个行业的话题依旧极具意义。


希捷,还好吗?

孙丹可能是最适合探讨这些话题的人,作为希捷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在她的带领下,希捷在中国硬盘市场份额上遥遥领先。近日,她接受了极客公园的采访,并分享了自己对于硬盘和存储行业的看法与思考。

                                               图|希捷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暨中国区总裁孙丹

对于希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过努力,重新又「用锤子找钉子」的故事,而是在对于产业变革趋势的敏感把握之下,找到了自己更大的价值创造的空间。

孙丹很早就下注云计算,尽管当时希捷有 80% 的业务来自是 PC,而 to B 企业级大概只占到 20%,她却毅然决定投注 to B 市场。她当时的判断是「未来是属于云计算,这将带来巨大的数据量,而数据是放在云上,这一定需要数据存储」。

看到机会其实没有那么难,更难的是完成从认知到行动的跨越,这其中需要精准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创造点。数据爆炸带来的海量数据,给存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会。按照数据使用者的存取频率,数据可以分为热数据、温数据和冷数据。简单来说,热数据就是你手机里面每天都要处理的工作数据,而温数据和冷数据就是你的相片和视频,可能偶尔会看一下。

数据的「温度」不同,就带来了硬盘存储需求的分层。热数据需要实时访问和计算,比较适合使用高性能的固态硬盘;而温/冷数据适合以「高容价比和高性价比」两大特点为核心的机械硬盘进行存储处理,这正是希捷能够施展的舞台。

希捷成功地抓住了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和安防市场需求的爆发,这带来了其在中国发展的良好态势。而在黑天鹅频出的 2021 年,希捷的股价在 5 月达到了历史性高点:104 美金,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有时候能够抓住机会,不是只做对了一件事情,而是做对了一系列事情的集合。

对此她总结了很多,其中一点令人印象深刻。当别的公司还比较「爱惜鞋子」的时候,希捷已经开始卷起裤脚,走到泥土中,这是公司在今天能够形成差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她看来「客户实际上看的是人,除了你的产品和技术之外,服务水平和团队职业化程度也都是客户看重的。」

她举例,当时她跑到互联网客户那边,和客户一起探索怎么把数据中心的管理成本降下来,而那个时候,是没有人这样做的。「很多年前,一般管理的颗粒度是到服务器终端,不涉及到硬盘。而希捷在与客户的合作中,通过在他们的系统中内置健康管理软件,随时监测设备中硬盘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发出预警,提示硬盘问题,帮助客户敏捷应对和降本增效。」

硬盘的产品形态好多年前已经被定义完成了,如何保持自己的壁垒?她总结了核心的两点:技术创新和制造。

硬盘其实只是表面看着变化不大,但内部却因为技术创新而快速进化,「希捷在保持碟片数量不变情况下,容量能够做得越来越大,这其实是源于技术改进使得每一张单碟的密度更高。」

她强调了硬盘的制造工艺难度,「新产品在量产的时候,初期成品率还是比较低的,一开始的成品率可能仅 50%,然后第二个季度可能到 70%,第三季度也许到 90%,整个过程中,它是一点点上来的,非常难做。」

谈及未来,孙丹很乐观,她觉得时代给了希捷更大的议题。国际数据公司 IDC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数据圈将增长到 175ZB,海量数据,必然带来对于数据存储、分析、服务的海量市场。而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的「新基建」,会带来数据的进一步大爆炸,很明显,这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存储设备。


硬盘产业的「第一性原理」

硬盘核心比拼的是性价比吗?孙丹认为表面看是性价比,本质上还是核心技术。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越来越凸显,以前「没用」的数据现在也都有用了,这反映在需求侧,便是性价比。当这个问题给到硬盘厂商的时候,如何不断降低成本,大家选择的方式不同,而希捷选择技术创新。

今年年初,希捷披露了未来的产品和技术路线图,有望在 2026 年之前推出 50TB 的硬盘,在 2030 年之前推出 100TB 的硬盘。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希捷将采用包括 MACH.2 双磁臂技术和热辅助磁记录 (HAMR) 技术在内的创新技术,其中 HAMR 技术能够让希捷以 20% 的年复合增长率提高磁盘密度。目前硬盘的容量都是以 1TB 或 2TB 的幅度来提升,再未来将来会以 4TB、6TB 甚至 10TB 的幅度来递进。

孙丹向极客公园阐述了她理解的性价比,「当我出 16T 的时候,性价比远远好过 14T。因为一个柜子里面放 108 块盘,虽然单价看,16T 比 14T 的硬盘贵,但是从每 TB 的存储成本和整体的数据中心使用效率来看,客户总体拥有成本,其实是更低了。」

从本质来看,希捷其实是在追求技术带来的规模效应,而非规模带来的规模效应,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通向于持续创新,后者通向于无序的价格战。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提到了高利润守恒定律:「当模块化和平价化使得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的高利润消失时,与之相邻的环节往往会出现高利润的专有产品」。

对于云计算来说,要想进一步普及,就需要实现自己的平价化,而这非常依赖于底层数据存储成本的降低。在希捷这种「内卷式创新」带来的降本增效之下,有一个国内非常著名云盘的业务负责人和她说到,「我们终于挣钱了。」

在谈及硬盘存储行业的需求有什么特点的时候,她认为存储需求更多的是叠加,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目前看,从磁带、闪存到硬盘乃至蓝光等存储方案并存,而数据的爆炸,导致对于大容量盘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

在如何处理需求在定制和标准化上,孙丹觉得定制化是趋势,但她也强调定制化并不是说改变硬件,而是去定制化软件,这也是为什么外界认知希捷只是一家硬件公司,但实际上团队在软件上有着非常强的积累的原因。

软件的价值主要在于,通过固件来定义更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她举例,希捷为安防行业专门做了一个安防盘。表面看,它长得跟一般硬盘也没区别,但在软件层面,其实结合了行业特性做了定制化。

希捷在软件层面,还下了更大的功夫。2020 年,希捷居然还开源了一个叫 CORTX 的对象存储软件项目。她解释了背后思考的逻辑:大容量盘无法大规模为客户采用,是因为很多中小型公司系统软件能力不够,而 CORTX 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

令人好奇的是,明明希捷的核心是 B 端市场,但却还在 C 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比如,推出了希捷童年系列硬盘、甚至还和相声演员于谦领衔的大谦世界合作了联名款硬盘。

                                                             图 | 希捷童年系列移动硬盘

除了得 Z 时代者得天下这一考量外,她的回答有点长期主义,让人有点意外,她觉得「作为消费者,如果他都不知道希捷了。10 年 、20 年以后,他如果作为 CTO、 CIO,也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想到希捷。」

                                                                图|希捷×大谦世界联名款硬盘

电影《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但对于企业家这个群体来说,很多时候,见天地和众生反而更容易一些。孙丹是个很能看见「自我」的企业家,她喜欢一个人旅行,在飞机上看书,有很强的好奇心,面对世界有清晰的表达。

孙丹提到最近在关注元宇宙,并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她觉得元宇宙之后,人可能会「精分」,因为需要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来回穿梭,这对于人的高阶智慧提出了要求。

这并不意味她对于未来是悲观的,相反的,她喜欢《易经》,是个科技乐观主义者。她觉得科技发展也许会带来一定问题,但是人也是在进步的,事物发展往往就是在好与坏之间交替,总体是螺旋上升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好奇心是极其必要的,对于希捷中国这艘大船,孙丹需要在急速变化的科技商业中,对未来的风险和机会保持足够敏锐的触觉。她总结自己的思维方式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终局思维」,元宇宙代表着人们对于未来一个清晰画面的终局想象,她对于元宇宙的好奇,显然通向更远的未来。


重新定义希捷

商业模式本质上来说是由价值创造方式决定的。硬盘存储这个行业价值创造的方式,似乎一直是降本增效。在孙丹看来,这个行业的价值创造空间,还可以更大,而服务会是重要的方向。

希捷已经把基于数据的服务作为一个重点。围绕数据全周期挖掘价值创造的空间,比如数据安全保护、数据迁移、数据恢复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希捷之前的产品,在这个时候,反而变成了一个触角,触达各行各业,为以后的服务奠定基础。在孙丹看来,这也是更有「力量」的价值创造方式。而这正是为什么希捷要推出「存储即服务产品」Lyve Cloud 背后的思考。

希捷未来还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她说,希捷未来想成为一家数据服务公司。

希捷其实提供了一种观察的样本,它专注于本业,却能在时代变化的面前保持「反脆弱」,不断找到自己价值之所在,并把自己的价值创造的空间放大,这件事情本身就还挺酷。

]]> 极客公园 Thu, 28 Oct 2021 11:49:56 +0800 <![CDATA[马斯克成史上最富有的人;王兴领头,美团建零售特别小组;美国首次颁发「 X 」性别标记护照]]>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545

红杉资本设立无存续期限基金

红杉风险投资基金宣布,将重组美国和欧洲的业务,通过红杉基金重塑投资结构,围绕一个单一的永久性结构重组红杉资本,以摆脱传统风险投资的各种投资限制。

在投资组合中公司上市后,红杉将不再将其股份分配给有限合伙人,而是允许投资者将股份转投到这只新成立的无存续期限的基金,并继续由红杉管理。

红杉表示,这些调整可以使红杉及红杉的投资者更灵活。投资者将不必在几年内将他们的资金投入某个特定的风险投资基金,而红杉将能够比其他风投基金更长时间地持有其投资。(来源:网络综合)

美团成立零售业务特别小组 骑行事业部总经理郭庆将离职

美团 27 日宣布新一轮调整,成立特别小组,负责零售相关业务的讨论和决议。

特别小组有五名成员,除了王兴外,还有: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高级副总裁、优选事业部总经理陈亮,快驴事业部总经理郭万怀,副总裁、美团平台总经理李树斌。

另外,美团最高决策机构 S-team 成员、骑行事业部总经理郭庆将离职。骑行事业部将由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店事业群总裁由张川负责。(来源:新浪科技、晚点 Latepost)


蓝色起源和Sierra Space计划在近地轨道上开发一个商业空间站

蓝色起源和 Sierra Space 宣布,计划在近地轨道上开发一个名为「Orbital Reef」的商业空间站。

蓝色起源将开发大直径核心模块和公用系统,并使用其正在开发的新格伦(New Glenn)火箭提供发射服务,而 Sierra Space 则将提供一种名为 LIFE 的充气模块设计以及它的「追梦者」货运航天飞机,用于运送货物和机组人员。

商业空间站预计将在 2025-2030 年间开始投入使用。(来源:TechWeb)


欧盟对 NVIDIA 的 ARM 收购案展开正式调查

欧盟委员会已经对 NVIDIA 收购芯片设计商 ARM 展开了正式的竞争调查,该交易将使 NVIDIA 以 400 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这家位于英国的公司,最早于 2020 年 9 月宣布。

欧盟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维斯塔格在一份新闻稿中说,NVIDIA 收购 ARM 可能会使其他制造商更难获得 ARM 的技术,损害大部分半导体行业。(来源:cnBeta)

字节跳动退出李子柒签约公司微念

由于李子柒和签约公司微念存在纠纷,微念的股东字节跳动已于 10 月 16 日启动退出流程。

据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称,字节跳动当初投资微念,主要是因为看好李子柒。如今李子柒和微念陷入分歧,字节跳动决定根据投资协议退出微念。(来源:36Kr)


哪吒汽车完成 D1 轮融资 40 亿元,360 领投

哪吒汽车完成 D1 轮 40 亿元融资。此次融资由 360 集团领投 20 亿元,建银国际、中信证券投资、申万宏源香港旗下新能源产业基金、吉富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360 集团连续两轮投资总金额共计 29 亿元。此外,哪吒汽车的下一轮融资也已启动,并将很快完成。(来源:界面新闻)



特斯拉 CEO 马斯克成为《福布斯》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

《福布斯》杂志报道称,在特斯拉股价上涨背景下,特斯拉 CEO 伊隆∙马斯克当地时间周一的财富跃升至 2700 亿美元,成为了该杂志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该杂志指出,这是自《福布斯》1982 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数字。在此之前,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财富达到 2120 亿美元,被认为是史上最富有的人。(来源:界面新闻)

大疆推出模块化运动相机 Action2

大疆推出其最新的模块化运动相机大疆 Action 2,它是原大疆 Action 的升级版。

Action 重量为 56 克,采用可更换和自适应的磁力设计,可以容纳许多配件,用于取景、拍摄和监控。续航时间为 70 分钟。

Action 2 具有防尘、防水和防摔功能,适合冒险和极限运动。图像技术上,Action2 配备 1/1.7 英寸的传感器,可以每秒 120 帧的速度录制 4K 视频;155 度的超宽视野,可以捕捉到更多的场景。(来源:IT之家)

美国发放首本带有「X」性别标记的护照

美国国务院周三表示,美国已经签发了第一本带有「X」性别标识的护照。此举承认了那些同时不被认定为男性或女性的人。国务院将于 2022 年初在所有护照申请中提供这一选项,并指出这强调了该部门「致力于促进所有人的自由、尊严和平等 -- 包括 LGBTQI+在内的人们」。(来源:CnBeta)


]]> 极客公园 Thu, 28 Oct 2021 09:42:35 +0800 <![CDATA[Keep 智能动感单车 C1 Pro 体验:可能是最适合「一人居」的运动器材]]>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497 强健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余,把健身也安排到了时间表上。但现实情况却不太乐观,大部分人往往很难抽出时间去运动,哪怕是最简单的跑步,也总有各种推脱的理由。那么,如果在家「开」个健身房会不会就能改变呢?抱着这样的心态,极客之选最近体验了一款家用智能动感单车。


为什么选单车,而不是跑步机?

在家里开健身房可不是空想,我确实见到网上有健身达人把各类器材搬进自己房间里,打造出了专属的健身空间,这些大神的首选器材一般都是龙门架,把它和杠铃等器械搭配起来,就能满足很多无氧训练。不过对于没有运动基础的小白来说,这种高级操作并不适合,而先从简单的有氧运动下手,把心肺和体能练好或许更重要。

既然要做有氧,那大家一定会认为跑步机是最合适的,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家用跑步机最后都变成了晾衣架。实际上跑步机沦为衣架并不完全是懒惰造成的,更多可能是怕跑步机的噪声影响到隔壁邻居或者楼下住户。另外,都说跑步是一件「百利唯伤膝」的运动,对膝盖脆弱的人群来说可能也不太适合。

因此,动感单车或许才是居家健身的首选,从运动角度来讲,单车与跑步一样,都可以满足高心率有氧运动,而且单车还可以针对下肢进行强化训练,增强臀腿力量以便更好的塑性。此外,从体验角度来说,单车占地面积小,适合租房居住的年轻人,而且骑行时噪音也很小,几乎不会影响到别人。

极客之选这次体验的是来自 Keep 的智能动感单车 C1 Pro,近段时间,Keep 推出了很多运动硬件,而且旗下的健身资源和在线课程应该也是国内最丰富的,如果把丰富的资源和运动硬件进行整合,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呢?


不到一平米也能有效燃脂

从外观来看,Keep C1 Pro 的造型比较简约,主体采用了黑灰配色,和健身房的器材非常相似,另外它也提供了白色版本,我个人觉得白色更适合融入家居环境里。考虑到在家使用的需求,Keep C1 Pro 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官方数据显示仅 0.65 平米,不到两块瓷砖就可以放得下。

动感单车的安装过程比较简单,整机重量有 53kg,拆箱后用附带的工具包固定好车把和屏幕即可。在底部支撑方面,Keep C1 Pro 采用了对称式脚架设计,整体形成了稳固的三角结构,避免了骑行时晃动的现象。此外,脚架底部设有防滑固定的缓冲橡胶垫,前侧还有两个滑轮可用于移动位置。

动感单车采用了隐藏式飞轮设计,传动装置全部隐藏在内部,避免了从外部损坏的可能性,安全性也更高一些。而在脚踏部分,整体采用了金属材质,还配有松紧可调的固定带,质量和耐久性都有保证。

首次开机使用时,Keep C1 Pro 会通过屏幕播放入门指南,之后会指导用户调节并固定坐骑和车把高度,实际测试下来,Keep C1 Pro 虽然看起来小巧,但能够适应各种身高的用户骑行,哪怕是 180+ 的大个头也不会有太多问题,适用性还是可以放心的。

车把部分,Keep C1 Pro 整体为圆弧设计,表面采用了金属浸塑工艺,在提供不错手感的同时,还有着很强的防滑性。另外,车把中间还有一块圆形显示屏,能够显示当前的设备信息和运动状态等,同时,屏幕侧面还有环形滑轮,可以快速调节骑行阻力。此外,为了满足运动同时补水的需求,Keep C1 Pro 在车把下方加入了置物架,运动时放上两个水杯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骑行方面,阻力调节是最常使用的功能,Keep C1 Pro 也对此做了特殊优化。它采用了电磁控阻轮,拥有多达 36 段阻力以供调节,而且最关键的在于单车的阻力响应极为迅速,从零阻力到最大阻力不到 1 秒钟就可以迅速切换,相比于传统的调阻方式,Keep C1 Pro 几乎相当于零延迟,骑行体验和安全性也更高一些。


一块屏幕,解锁多重运动

作为一款智能动感单车,Keep C1 Pro 在智能体验和运动资源上的表现是我们更在乎的。

你可以发现,它与传统单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块超大的屏幕,这也是 Keep 丰富运动资源的一块载体,它的尺寸为 21.5 英寸,和我们日常办公使用的显示器相当,而且还支持翻转触控。此外,屏幕上还配备了立体声扬声器,能够提供不错的影音体验。

在内容方面,Keep C1 Pro 内置了专为运动场景开发的 kitOS 大屏操作系统,它基于 Android 系统深度定制,功能比较全面,而且 UI 全都进行了横屏适配,使用体验也很出色。此外,系统内还提供了投屏功能,能够满足你在运动同时刷剧的需求。

在系统中,登录 Keep 账号就可以实现多端运动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另外,针对动感单车的运动场景,系统中也提供了一系列课程以供练习,而且很多课程与单车硬件进行了深度整合,比如它会根据不同动作的编排自动调节单车骑行阻力。另外,运动时还可以与 Keep 手环连接查看实时心率,也更方便全面的记录和分析运动数据。

前面我们说过,Keep C1 Pro 的屏幕支持翻转,但你可不要认为它只能调角度,实际上这块屏幕还承载了更多功能,当你将它完全翻转后,屏幕上就会解锁更多运动内容,此时完全可以把这块屏幕当成虚拟教练,你只需正对着单车选择相应的课程就可以训练,哪怕没有器械也有很多徒手训练课程以供练习。总体来看,Keep C1 Pro 的这块大屏并不只是一个摆设,无论是从体验上还是内容上都做的比较全面,也可以看出 Keep 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当然我们也希望之后能持续维护下去。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崛起,运动硬件逐步进入了家庭生活中,它大大降低了“运动”这件事的成本,为我们节省出了很多时间,相信在未来,在家健身一定会成为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或者想要尝试这样的生活,那选择在家骑动感单车,购买 Keep C1 Pro 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不过在售价方面,它的定价为 4799 元,虽然说相对比较贵,但比起在健身房办了卡却不去,同时还要承担跑路的风险,那 Keep C1 Pro 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Wed, 27 Oct 2021 22:54:43 +0800
<![CDATA[DJI Action 2 体验:升级1/1.7英寸大底传感器,拓展模块任君选择]]>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295

最近一段时间大疆的动作频频,各路曝光消息也是满天飞,大疆官方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一个海报预告了三个新品。

今天视频中的主角,DJI Action 2 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 Osmo Action 是在 2019 年 5 月正式发布,也许它还有不足,但作为大疆进入运动相机领域的第一款产品,前后双彩屏、防抖和 4K HDR 让它拥有了相当不错的产品力,因此更多人开始期待起它的换代产品,可这一等就是两年半……

现在,DJI Action 2 终于来了,因为大疆从去年开始就在梳理产品线规划,所以命名有所调整。但名称变了,样子也完全变了,就大多数用户认知中的运动相机而言,Action 2 不能说是没有关系,简直就是毫不相干。

屏幕前的你,可能也是一脸问号,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惑,来看看 DJI Action 2 的体验到底如何?

看到它的外观,一定就有很多人说了「这不是学那谁谁的模块化设计吗?」,其实早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跟大疆的产品经理进行了一波深度交流之后,我悟了!其实,DJI Action 2 和友商的产品都能称之为模块化,但它们各自的出发点或者说产品理念是不同的:友商的产品是通过不同的组件,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而 Action 2 则是拥有一个主单元,主单元是可以单独使用的,通过不同的拓展模块与之搭配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or 体验。

之所以用拓展模块这个描述是因为他们需要和主机搭配使用,但他们发挥的作用又远超过「配件」的范畴。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模块化可以是功能的替换,也可以是能力的扩展,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举一个并不严谨的例子,友商的模块化就像是麦当劳的 12 元组合,两个部分都可以按需选取;而 Action 2 则是腿堡套餐,选定套餐汉堡就没法变更了,但是小食和饮料可以更换。

DJI Action 2 在外观上并没有拘泥于运动相机的概念,首先它采用了运动相机上并不怎么常见的金属外壳,原因大概率是因为散热的缘故,毕竟相机本体的三围只有 39*39*22.5 毫米,对比 Osmo Action,Action 2 的体积几乎缩减了 50%。正因为采用了如此紧凑的设计,Action 2 的散热压力是很大的,金属外壳能够更好的传递热量。

在这样迷你的身材里,大疆依旧给 Action 2 配备了一块 1.76 英寸的可触控 OLED 屏幕,PPI 达到了 350,最大亮度为 500 尼特,完全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在 Action 2 的用户手册被曝光时,还有网友表示体积小巧确实不错,但没有屏幕只能连接 app 操作多少有点遗憾,这么来看大疆还是相当懂得用户心思的。

在操作逻辑上,用过大疆 Pocket 系列的用户都不会感到陌生,除了常规的点击选择和滑动以外,在主界面从四个边框向内滑动就能呼出对应的菜单选项,即使是之前没接触过大疆产品的用户也能够快速上手,因为 Action 2 的交互设计都相对直觉化,学习成本并不高。

然后再来看看核心规格,Action 2 采用了一颗 1/1.7 英寸的传感器,镜头的 FOV 为 155°,光圈是 f/2.8,它能够拍摄 1200 万像素的照片;视频方面,在 16:9 画幅下,Action 2 能够录制最高 4K/120fps、2.7K/120fps 以及 1080P/240fps 规格的视频。像是 8 倍慢动作、延时摄影以及防抖都没有落下。

DJI Action 2 拥有显而易见的两个亮点——磁吸卡扣、拓展组件。

无论是拓展组件或者是自拍杆,都采用了磁吸+卡扣的连接方式,大疆似乎对于磁吸有着莫名的偏爱,从 OM 系列手机云台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当然磁吸确实能够让用户连接扩展组件时更加直觉化。而且磁吸设计还能帮助用户分辨正反,即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也能进行盲操,而卡扣的加入则是多了一层保险,让组件之间固定的更牢固,也算是给了用户一种安全感。

另外,当磁吸的磁力足够强的时候,在一些非运动场场景下 Action 2 能够更自然的完成固定,使用主相机加上包装内的磁吸挂件,就能够简单直接的当成挂饰一样。相同需求下,传统的运动相机除了需要麻烦的绑带固定以外,穿戴好之后也会显得很突兀。大疆也为之设计了磁吸头戴,这两个配件能够帮助用户轻松的记录第一视角。

经过刚才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也对 Action 2 有了大概的认知,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 Action 2 的灵魂——拓展组件。就像刚才说的那样,这些拓展组件都使用了磁吸+卡扣的方式与主相机的连接,数据传输和供电则是通过主相机的底部的触点来完成,即便如此 Action 2 主相机依旧拥有裸机 10 米防水的能力,如果配合防水壳则能达到 60 米防水。

前屏拓展模块是在包装里就默认附赠的,装备上它之后 Action 2 就变成了标准形态,这时它也和 Osmo Action 一样拥有了前后双屏,并且都可以触控操作,同时前屏拓展模块还带有独立的电池为主相机进行充电,microSD 卡插槽能够扩展存储,还能拥有四阵列麦克风收音。

为了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大疆也推出了电池模块,它和前屏拓展模块的区别是在于取消了可触控屏幕和四阵列麦克风,因此电池模块的厚度也有了明显的缩减。假如用户使用的是主相机的内置存储进行拍摄,那么电池模块是支持热插拔使用的,拆卸与安装都不会打断视频录制。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我发现大疆对于主相机的电量消耗逻辑也进行了比较好的把握,不管使用的是前屏拓展模块还是电池模块,Action 2 会优先消耗拓展组件的电量,尽管某些工况下主相机的电量也会下降,但整体的消耗速度是要比拓展模块慢很多的。

大疆也考虑到了 Action 2 在通用性上的需求,当用户需要使用 1/4 英寸通用螺纹接口的时候,用户可以使用球头转接件,不仅能灵活调整角度,也能搭配其他固定脚架使用。用户也可以选择大疆推出的蓝牙遥控延长杆,它是一个能伸缩的自拍杆,也是一个迷你脚架,并且还配备了一个无线遥控器,直接用它就能控制拍摄。

其实 Action 2 还有一个强力「配件」,那就是和它一同发布的 DJI Mic,这是一款能够一拖二的无线收音系统,也是大疆推出的首款双通道无线收音麦克风,其实在此前很多设备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影子,比如像是 Pocket 2 上的无线麦克风,只不过之前他们大多数是以专属配件的形式出现,而 DJI Mic 则是一个独立配件,它由一个双通道接收器和两个发射器组成,官方数据表示它最远能够支持 200 米的收音距离,接收器端还拥有一个可触控的 OLED 屏幕进行设置,并且自带 8GB 存储空间。

这个无线麦克风不仅仅能够配合 Action 2 使用,还能搭配 Android/iOS 设备,它也配备了 3.5mm 公对公转接线,通过转接板他可以固定在相机热靴上,它的适用范围还是相当广的,以上这些都可以使用充电盒进行收纳。续航部分,接收器最高能够提供 5 小时的使用时间,而发射器则为 5.5 小时,配合充电盒能够提供最高 15 个小时的使用时间。

作为一款相机,我们还是来看看它最为核心的画质表现,在我录制的素材当中绝大部分使用了 40K/60fps 的规格,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画质几乎没什么槽点,事实上作为 2021 年发布的产品,在阳光下能够拥有出色的画质并不是难事儿。

而 Action 2 的传感器尺寸由前代的 1/2.3 英寸升级到了 1/1.7 英寸,在进光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在暗光环境下 Action 2 的画质在运动相机中是属于中等边上的水准,虽然细节还是能够看到涂抹痕迹,但整体观感还是不错的,对于高光和暗光下高 ISO 产生噪点都有较好的压制,至少没有糊成一片。

对于运动相机而言,用户除了画质最关心的就是防抖能力,在 Action 2 上提供了两种防抖模式——超强增稳和地平线增稳,在实际体验中我们通过 UTV 越野车和过山车这种方式来测试他们的表现。在 UTV 越野车穿越的过程中我是全程通过手持或者磁吸挂件固定,在这样非硬连接的情况下,开启超强增稳定后整个画面还是非常丝滑的,乘坐过程中的晃动的是非常明显的,但画面中几乎很难看到细碎的抖动,整个画面也不会给人眩晕的感觉。

在过山车的体验中,则是对地平线增稳的考验,我和同伴两个人都坐在第一排,分别进行了录制,可以看到开启了地平线增稳后整个画面的水平控制非常稳,当然该模式下带来的画面裁切也是非常明显的,但对于极限运动或者过山车这种场景还是比较适合的。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 DJI Action 2 的体验内容,尽管这是 Action 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但在我看来这似乎才是大疆心目中的 Action 1 该有的样子。在这款产品上,我们看到了大疆并没有拘泥于运动相机的定义,通过不同拓展模块和磁吸配件,Action 2 在每个人用户手中都能发挥出不同的潜力。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Wed, 27 Oct 2021 22:14:02 +0800
<![CDATA[T3 出行获 77 亿元 A轮融资;《财富》曝中国最赞公司榜:华为第二;马云现身荷兰]]>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394


T3 出行完成 A 轮 77 亿元融资 中信联合体领投

10 月 26 日,T3 出行宣布完成 77 亿元的 A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中信联合体领投。据悉,这是自 2018 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此外,T3 出行与中信投资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智慧出行新生态圈。

截至目前,T3 出行已登陆 41 座城市,累计注册用户数超 5400 万。资料显示,T3 出行成立之初获得一汽、东风、长安、阿里、腾讯等共同投资。(来源:科创板日报)

比亚迪提价 20% 助推锂电池涨价潮?

10 月 25 日,一份主题为「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落款为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有限公司的文件引起行业关注。

上述联络函显示,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与 2020 年 12 月相比,2021 年锂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导致综合成本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决定,上调 CO8M 等电池产品单价。

具体调价方案为: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的 Wh 单价基础上,统一上涨不低于 20%;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所有新订单将统一签署新的合同,并执行新价格;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所有未执行完成的旧合同订单,系统将统一做关闭取消。

对于上述内容,10 月 26 日,比亚迪向时代财经表示,「不予置评」。

10 月 26 日,宁德时代方面向时代财经否认涨价计划。国轩高科内部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上游原材料涨价,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到底要不要涨价我们还在观望之中,会和企业协商,不是直接涨价。」(来源:时代财经)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2021 财年第三季净利润 1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68%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今天发布了截至 9 月 30 日的 2021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GAAP) 计算,Alphabet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 651.18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461.73 亿美元增长 41%,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 39%;净利润为 189.36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112.47 亿美元增长 68%。(来源:凤凰网科技)


微软发布 2022 财年第一财季财报 营收达 45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

10 月 27 日,微软发布 2022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微软营收达 45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

根据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20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每股收益为 2.71 美元,同比增长 49%。营业收入达到 20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该季度总营收成本达到 136.5 亿美元,其中产品成本达到 37.9 亿美元,服务及其他营收成本为 98.5 亿美元。研发成本达到 56 亿美元,市场和营销成本达到 45.5 亿美元,行政支出达到 12.9 亿美元。

该季度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的营收为 150.4 亿美元,智能云服务营收达 169.6 亿美元,个人计算机服务营收达 133.1 亿美元。(来源:品玩)

《财富》公布 2021 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华为第二、小米第三

10 月 26 日,《财富》最新公布了 2021 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榜单,中国中车集团第一,华为第二,小米第第三,三一集团第四,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第五,贵州茅台第六,格力电器第七,顺丰控股第八,招商银行第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

据报道,《财富》(中文版)通过网络向 51,696 名中国企业管理者发放了「最受赞赏中国公司」的调研问卷。

此次调查的 455 家候选公司主要来自中国 500 强和世界 500 强中的中国公司,以及部分知名的中国大型企业。(来源:财富)


特斯拉 CEO 马斯克成为《福布斯》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

《福布斯》杂志报道称,在特斯拉股价上涨背景下,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当地时间周一的财富跃升至 2700 亿美元,成为了该杂志统计史上最富有的人。该杂志指出,这是自《福布斯》1982 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数字。在此之前,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财富达到 2120 亿美元,被认为是史上最富有的人。(来源:界面)


马云现身荷兰 考察农业技术

10 月 26 日晚间消息,资讯视频自媒体港闻速递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马云已到达荷兰,并到访多间研究院,考察当地温室大棚等农业技术。据凤凰网科技了解,马云现身荷兰的地方是一家农业技术研究所,前去参观学习荷兰最负盛名的温室大棚还有育种技术。

最近一年,他两次被拍到在江苏、浙江参观和互联网有关的农业技术项目。(来源:凤凰网)

美国迄今最大的 3D 打印房屋项目来了

房屋建筑商 Lennar 公司与建筑技术公司 Icon 计划明年在得州奥斯汀附近创建一个由 100 个 3D 打印房屋组成的社区,这是迄今为止美国 3D 打印类房屋的最大开发项目。Icon 首席执行官 Jason Ballard 表示,「我们正在从一个、数十个房屋建造,发展到数百个房屋建造。」

与钢、铝和木材等传统材料不同,3D 打印结构是由机器从喷嘴中挤出水泥混合物层层建造而成,就像一个柔软的漩涡冰淇淋蛋筒。这与制造牙科植入物、飞机零件等产品有着相同的制造工艺,只是规模要大得多。

这个项目中,一套两居室房屋叫价 45 万美元,最终售出价为 53 万美元;一套四居室的 3D 打印房屋售价接近 80 万美元。这些房屋的价格略低于该地区的同类房屋。(来源:华尔街见闻)


诺基亚 215 4G 支付版发布:到手 279 元

10 月 26 日消息,诺基亚手机官微宣布,诺基亚 215 4G 支付版正式上市,预售价 279 元,现支付定金 1 元可抵 21 元,尾款仅需 278 元。新机支持一键直达支付宝钱包,双卡双待双 4G 全网通,高清语音通话。据介绍,在首次与智能手机完成绑定后,只需点击「右键–选择支付码」两个步骤即可开启移动支付。

其他方面,诺基亚 215 4G 支付版免插耳机即可无线外放收音机,内置喜马拉雅 App,提供小说、新闻、电台等众多在线读物,可设置 8 个亲情号码,长按即可快速拨号。(来源:快科技)


日本政务部门每月多支付 500 美元成本也要继续用软盘

很多日本银行今天仍在使用 3.5 寸软盘,这也不全是银行不愿意升级新技术,而是有很多银行的客户还在用软盘,银行也得保留对应的系统。

按照之前的计划,今年底日本多家银行都会淘汰 3.5 寸软盘的,但是日本的地方政府部门并不满意,在他们的争取下,日本的银行延期了 5 年,直到 2026 年之前他们还可以继续用软盘为客户服务。

银行也不得不提高了这项服务的收费,每月收费 500 美元,约合 3200 元。

东京都目黑区的一位负责公共资金的官员给出了理由,过去多年的经验显示软盘及驱动器几乎从未损坏过或者丢失数据,该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使用软盘来保存员工的福利信息,这些软盘会送到银行进行处理。

此外,这个代表还表示政府部门的软盘库存充足,可以使用很多年。(来源:快科技)

]]>
极客公园 Wed, 27 Oct 2021 09:07:34 +0800
<![CDATA[一个会下棋的人形机器人,背后有哪些技术力量和想象]]>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326 中国「国宝」火到国外了。迪拜世博会上,来自全球的参观者特意到中国馆打卡。从 10 月 1 日开馆至今,不到 1 个月的时间里已有超 15 万名观众到访。这里不仅能看到奔赴月球执行任务的「嫦娥五号」「嫦娥四号」探测器模型,一览前沿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复兴号高铁模拟驾驶舱过把驾驶瘾,还能体验到人形机器人提供的智能服务,跟熊猫机器人优悠握手、比心。

这是中国第一次用 AI 将「国宝」带到迪拜。熊猫机器人优悠是优必选科技基于 Walker X 的原型,参考国宝大熊猫的形象,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专属定制,它也是中国馆的「和平友好使者」。

熊猫机器人优悠不仅是个优秀的智能导览讲解员,还是中华文化的输出者。它的本职工作是在中国馆智慧生态分展区介绍中国熊猫生态长卷、智慧农业等展项,让观众了解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和历来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工作之余,它还会教观众打太极、瑜伽、跳舞,表演国风书画才艺,和观众进行握手、比心等互动。

优必选熊猫机器人优悠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与当地观众互动

让全球观众爱上中国创新科技的同时,多才多艺的熊猫机器人优悠也成为了中国馆的「小明星」。新加坡馆政府总代表拉里表示,前不久,旅新大熊猫嘉嘉喜得熊猫宝宝,在新加坡引起轰动,在中国馆看到熊猫机器人表演,倍感亲切。中国馆将大熊猫这一文化符号与高科技结合,独具匠心。

但最让优必选科技 Walker 产品负责人谢铮感到欣喜的不是各国观众的追捧,而是上百场活动下来,机器人的零失误。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正被逐步验证。

2015 年谢铮加入优必选科技,负责 Walker 产品线。2016 年项目初期,Walker 只是一个拥有双腿的原型机,其后的五年时间,研发按下了加速键。2018 年 1 月,第一代 Walker 在 CES 首次展出,它增加了头部两个自由度,可以踢球跳舞,上下楼梯;仅隔 1 年时间,增加了双臂的第二代 Walker 再次亮相 CES。再到今年 7 月,全新一代的 Walker X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首发,现在它可以提供多种服务,比如你可以叫它帮你拿瓶水、陪你下棋、给你按摩。而这些肉眼可见的迭代背后是更多深层次的技术进步。

优必选Walker迭代史

从外形上来看,Walker 的确越来越像「人」。谢铮对此理解,「人形」能够拉近与人的亲近感,某种程度上满足人的情感需求。人形机器人拥有集文字、语音、视觉、动作、环境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多模态交互模式,这样更丰富的信息交互方式让人更容易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未来机器人要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这个环境对人类是更友好的。比如门把手是为人类设计的,如果机器人没有手,就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环境。所以机器人要想在这个环境里工作,最好的方式是具有人的形态,就可以操作很多人类现有的工具,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环境。

未来你买一台机器人回家,不只想它「陪聊」,还会希望它能为你服务,帮你做家务。全地形行走能力和灵巧安全操作能力可以让机器人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任务。每一次迭代,都是对人形机器人的理解加深。换句话说,从有趣到有用,优必选科技做了很多努力。


秀「肌肉」,和调动肌肉的「大脑」

Walker X 对比上一代身高和体重分别减少了 10cm 和 14kg,最终达到 1 米 3 高、63kg 重。全身配备 41 个伺服驱动关节,扭矩更大,最大可达 200Nm,速度更快,转速 90 转,精度更高。谢铮解释,想要在非常小的重量和体积内实现这些,对于硬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然而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就是 Walker X 能做的更多了。想要机器人跟你下棋,让它更聪明还不够。据谢铮介绍,由于尺寸限制,机器人操作空间有限,如果只靠 7 个自由度的机械臂无法覆盖整个棋盘空间,机器人需要调动腰部、腿部的自由度配合实现全身的运动。当电机数量变多之后,还需考虑电机的协同控制问题。比如机器人起身,手指也会上移,力减小,棋子就会脱落,这时候需要对手臂关节极其细微的调整,给棋子施加一定的压力。

会下棋的 Walker X 对视觉感知也有更高要求。「不同环境中的光照影响,反光情况,相像的字形,甚至棋子是不是正对机器人,都要求我们增加训练数据集,增加 AI 逻辑推理,做可能更对的判断。」谢铮说。这是优必选科技一直在强调的「感控一体」技术,机器人眼睛看到物体,大脑作出反应,手才能动起来。

功能的丰富是表象,背后思考是机器人如何更好适应人类环境。Walker X 行走速度达到 3km/h,基本能达到人类正常行走的速度,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Walker X 还升级了柔顺力控,每个手指都有一个力传感器,在抓握时感受外部作用力。也许不久之后,给你「马杀鸡」的就是 Walker X 技师了。

Walker X提供按摩服务

「当红炸子鸡」波士顿动力 Atlas 一段慢跑、跳跃、转身和后空翻的视频再次抬高人们对于机器人机械能力的想象。谢铮表示,机器人能做各种高难度动作,学会跑酷,足以证明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已经很强,目前运动控制系统的升级已经不是应用落地最直接的技术限制。换句话说,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现在能初步满足应用服务的需求,接下来要去提升它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谢铮介绍,Walker X 增加了很多感知类硬件以及算力的提升,目前 AI 还没有充分剖析和理解外界信息,只能在已经学习和验证过的场景中做定制化的服务。设想里,当机器人具备通用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以后,其在不同的场景就可以快速适应并着手工作。它会知道冰箱在哪,里边饮品都有什么,抓取点在哪,不需要人过多参与任务的设计。

机器人领域很多技术高度密集。「每一毫秒,都要把机器人每个关节位置,外界收到的力,当前速度等估计,整体计算出来下一毫秒手、腿的位置,每个关节应该出的力。背后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算法来系统性集成运动控制,视觉导航,视觉感知,交互引擎系统等。

成立近 30 年的波士顿动力一直专注于机器人的研发,拥有超前的技术,但因为其商业化短板,近年来几经易主。另一头,软银在 2020 年停产了机器人 Pepper,让人唏嘘。孙正义设想里,以「铁臂阿童木」为原型的 Pepper 应该是一个能够真正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人。而在大部分行业人士看来,太想「通用化」,无法满足服务型市场的纯粹需求,在当时时间点,造成了它的成本和实现的功能价值不匹配。

「技术难,落地更难」。谢铮感慨。在这片无人区拓荒,企业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对于 Walker,优必选科技内部制定了「四步走」循序渐进式的规划,每个阶段对于技术的优化各有侧重。第一步重在运动与交互,这个阶段诞生了 Walker 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二步主攻感知与智能,这也就是今年 Walker X 的迭代;第三步转向安全与认知;第四步志在实现全自主。


人形机器人如何从有趣走到有用?

「人形」机器人带着人类对于机械的最终设想。但是在科技和商业之间的来回碰撞,让行业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思考步入更为务实的阶段。

「仿人机器人能应用的场景,想象空间特别大。」它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适合与人类协同作业,或代替人类作业,在医疗服务、家庭护理、教育、物流、工程救灾等领域都属于很大的市场。虽然具备潜力,但是技术成熟度,比如电池、材料、传感技术、AI 技术等,以及成本都还没有突破到普及应用的状态,也没有出现被印证足够高效的场景。

优必选科技的选择是当机械能力相对稳定,后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不断扩展机器人的能力。比如优必选科技接到 2019 年春晚合作需求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而其团队通过对软件和算法的迭代和调试就成功让 6 台 Walker「上场」了。到了 2020 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文艺晚会」,不仅数量增加到 7 台 Walker,机器人还要与演员在舞台上进行人机互动表演。但如此高难度之下,其团队最终仍实现了 6 天连续表演 6 场零失误。

「技术希望机器人酷炫,但是市场希望它有用。我希望技术研发都是以市场为目标,这样机器人能在更多实际场景中验证自己的技术,然后有了一定的商业化反馈以后,我们有更多资金去做新技术的探索。技术的领先会随着市场份额扩大实现正循环。」谢铮说。

事实上,优必选科技的确也是这样做的。公司的用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悟空机器人、智慧物流的 AMR 智能物流机器人、智慧防疫的紫外线消毒机器人 ADIBOT、智慧康养等商业化产品线都用到 Walker 的相关研发成果。

优必选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防疫解决方案

另外,Walker 也在不断降低成本。Walker 身上的核心零部件——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就是优必选科技打破国际垄断、实现自主量产的范例。而具体到这一代的 Walker X,它采用 U-SLAM 视觉导航技术,逐步取代激光导航,让机器人导航成本进一步降低,效果也更好。对于算法鲁棒性的不断提升就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传感器。Walker X 实现了「模块化」——机器人部分部位,头部、手掌、电池都可以拆卸和组装,为更多场景做匹配。熊猫机器人优悠仅仅在 40 天就完成了从设计到诞生,这正是得益于 Walker X 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当前,Walker 已在科技展馆、展厅导览、影视综艺、人工智能教育和科研开发等领域实现了应用和探索。随着自主智能进一步提升,其将尝试进入更多 ToB 场景(机场、酒店、银行等), 强化其「服务」的功能。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周剑此前就曾判断,过去十年是服务机器人的储备期,未来十年则是黄金发展期,越来越多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将在垂直领域落地应用。

而当 Walker 的 AI 能力和安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将会进入 ToC 场景,比如家庭服务。未来十到十五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对于康养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家庭里有一个陪伴和服务功能兼具的机器人或将成为现实。

我们可以对此抱有期待,也许未来某一天,你一回到家,跟你打招呼的不是你的家人,而是一个如家人般的人形机器人。

]]>
极客公园 Tue, 26 Oct 2021 23:40:27 +0800
<![CDATA[罗技 G435 头戴式耳机体验:个性鲜明的游戏「专精选手」]]>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219 虽然 TWS 耳机近两年的快速崛起让头戴式无线耳机的市场被大幅挤压,但在桌面端游戏耳机领域,头戴式耳机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无论是音效还是延迟效果,头戴式蓝牙耳机都更胜一筹,外设厂商也一直在这一领域运用新技术与新材质,让耳机能更适应长时间游戏的需求。

在游戏头戴式耳机这一领域,罗技算是一直在迭代新品的老牌厂商之一。本次我们也拿到了罗技在无线游戏耳机领域新推出的 G435,其主打的个性设计与轻量体验,也是这款耳机针对游戏玩家作出的两大重要改进。

外观上,罗技 G435 提供了三种个性鲜明的配色,除了笔者手上的之外,其余两款配色分别是「蓝色与树莓色」以及「米白色与紫丁香色;反而是我们拿到的这款「黑色与霓虹黄」已经是相对比较低调的外观配色了。但仍然充满了张扬的个性表达。

除了耳机外壳主体采用了黑色涂料之外,G435 设计上包括按键/连接线等细节部件都采用了鲜明的颜色饱和度很高的霓虹黄配色,这种高对比度的设计,近年来也经常出现在智能手机的电源键等细节设计上,让整个产品看起来更具辨识度。

从设计色彩学角度来讲,由于高饱和度颜色往往并非「自然存在的颜色」,因此这种配色设计经常会搭配出相当抓人眼球的视觉效果:戴着 G435 走在路上,绝对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存在之一;如果是追求时尚穿搭出街的潮人,或许对这种设计会情有独钟。

除了配色,本次 G435 另一个特点就是轻量化优先的机身设计:作为整机仅为 165g 重量的头戴式无线蓝牙耳机,在一众 200g 起跳的头戴式无线耳机市场的确很难找到和 G435 重量相当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包括笔者与同事在第一次拿起 G435 时,都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廉价感」:因为 G435 整机重量确实太轻了。

但作为一个针对游戏需求深度定制的游戏耳机,在不影响功能性的情况下,让耳机尽可能地轻量化,一直是游戏耳机的设计重点,在长时间游戏佩戴之后,头戴式耳机会对耳廓与脖颈都产生较大的压力,耳机本身重量的轻量化,则可以大幅缓解上述情况。

除了轻量化设计,G435 还采用了以透气布料包裹的记忆海绵为材质的耳罩,实际佩戴感觉非常舒适,也避免了头戴式耳机经常会因为不透气导致的闷热感,挂在脖颈上也不会有什么压力。这些其实都是罗技围绕「长时间佩戴」作出的针对性设计。

耳机音质方面,罗技 G435 搭载的是 40mm 振膜,同时支持杜比全景声以及 Windows Sonic 等主流空间音频技术,但老实讲,G435 的音质表现整体来讲并无太多亮点可言: 20Hz~20kHz 的频率响应范围,在如今强手如林的头戴式耳机市场中并不算是特别亮眼的存在,相对体验给笔者印象深刻的其实是中低音频段效果,在实际试听体验不错,很多人声细节都能比较精准的传达出来。

虽然音质中规中矩,但作为一款游戏耳机,音质倒也不是优先级最高的追求目标,不漏听游戏中的细节,对于一款游戏耳机来讲或许才更为重要。另外,在音量限制器功能开启的状态下 G435 会将最大音量限制在 85 分贝之下,这确实是一个比较贴心的功能,不会因为游戏中突然产生的「爆音」伤害到自己的耳膜。

在游戏玩家更在乎的游戏音频延迟部分,罗技自研的 LIGHTSPEED 技术也被整合进 G435 之中;搭载这一技术的罗技 G Pro Wireless 无线鼠标一直被很多 FPS 职业选手作为主力游戏鼠标, 其搭载的低延迟连接技术 LIGHTSPEED 也因此被更多人所熟知。

通过包装中附赠的 USB-A 接口接收器,G435 支持使用 LIGHTSPEED 技术连接 Windows 10 版本以上系统的 PC、macOS X 10.14 版本以上的 Mac 等设备,也支持包括 PlayStation 4 与次世代的 PlayStation 5 两款主机,官方号称能将游戏延迟降低到 80ms 以下,这样的低延迟,基本上能满足包括游戏与视频播放在内的多种低延迟使用需求。

由于 LIGHTSPEED 技术基于 2.4GHz 实现连接,与蓝牙协议本身并不冲突,所以玩家可以通过长按开机键 1.5s 的方式,在蓝牙/LIGHTSPEED 两种连接模式下快速切换,这个功能也让 G435 能适应更多使用场景:比如玩家可以将 G435 的 LIGHTSPEED 设置为与家里的电脑/游戏主机连接,蓝牙模式下与自己的手机连接,就可以在家中与外出之间无缝切换使用。

在其他设计上,罗技 G435 本次标配了 USB-C 的充电接口;包装中也附赠了一根 AtoC 充电线,方便玩家随手将耳机连接到电脑上充电。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单次充电最长支持 18 小时播放时间。

实际体验之后,能看出罗技 G435 其实并非一款针对主流头戴式无线耳机使用需求打造的耳机,种种功能设计都表明了为游戏玩家长时间佩戴、个性化表达等需求的量身定制,这样一款个性鲜明的耳机,或许不能满足对音质/耳机质感有较高要求的用户,但也能在头戴式无线耳机市场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满足游戏玩家的使用需求。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Tue, 26 Oct 2021 21:10:12 +0800
<![CDATA[下一个时代的计算,正在改变下一个时代的商业]]>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133


1943 年,IBM 时任掌门人托马斯. 沃森自信地认为,「未来,5 台主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那个年代,一台计算机的占地面积几个房间大小,通常只有军工、政府、科研机构等部门才能用得起。

从 80 年代起,个人计算机开始崛起,电脑体积已经变为笔记本大小,走进千家万户。然而,回过头看,托马斯. 沃森的判断似乎也没错,曾经的主机,就像是今天的「云」。

「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在 10 月 19-22 日的 2021 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首次向外界阐释了一个全新的「云上世界」。

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

在他看来,未来我们使用的电脑就像阿里巴巴发布的「无影」一样,仅有名片大小,适配所有屏幕,连上云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无限算力,无需担心电脑硬件配置不够。而开发应用这件事也变得并不需要真的写代码,它也将从程序员转移到业务人员手里,比如 HR 等角色,开发成本也大幅降低。

张建锋觉得,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

1. 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

2. 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

3. 在应用层,未来随着 5G 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云服务更大想象力是在 5G 时代。要知道,根据 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数据,截止 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 5G 用户渗透率接近 27%。预计到 2025 年,全球 5G 渗透率才会达到 24%,中国预计将达到 48%。在当今的网络条件下,谈论云服务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依旧算得上是一个前卫的话题。

但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降本增效的追求,并不会因为网速的普及而停滞。据悉,在政府部门里,阿里云已在服务 26 个部委、31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数万政府客户,累计形成了 500 多个创新应用场景;生产制造上,阿里云正在支持近两万家制造企业,国内 70% 的汽车主机厂和出行车企、30% 头部车企已接入了「云钉一体」,两大电网中 50% 的省级公司都在使用阿里服务;阿里云还在服务六家航空公司、5 个大型港口,以及 80% 的物流快递企业,支撑了每年 100 亿件快递的递送服务。云作为基础设施已经进入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各个行业对基于云的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云计算的发展,才有了张建锋所说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的形成。这属于底层逻辑上的变革。

透过阿里云的变化,我们或许可以管中窥豹:计算体系结构的演进趋势是怎样的?我们当下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正处在一个怎样的行业环境中?我们又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云上应用越来越多,IT的底层逻辑也变了

云栖大会的展览馆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恐怕就是「数字化转型」。它出现在各个展位的背景板的宣传文案里,覆盖城市大脑、数字交通,在消费、电力、芯片、航空航天、未来科技、机器人、元宇宙等多个领域。

依托于云服务,各种前沿技术落地到了更多数字化场景里。「云原来是 IT 的一个部分,但我觉得发展到今天,IT 已经变成了云的一部分。因为过去五年、十年诞生了许多新的技术,它跟云进行了密切的融合,尤其是我们今天讲的大数据、人工智能、IoT 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所以云计算本身也是一个兼容并蓄在成长的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

在这个过程当中,技术对于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 AI 等技术的出现,对终端侧的算力、计算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云、网、端的协同发展,这个时候端的处理能力逐渐不足,而端侧的算力提升又逐渐接近天护板。

比如,垃圾焚烧状态识别、无人机输电巡检、搭载了摄像机、基站等多个物联网设备的智慧交通方案等场景。

基于云原生的数字化方案越来越多

于是,为了供给大数据、人工智能、IoT 等新技术所代表的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必须将计算向云上迁移,对于云的算力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新发布的处理器芯片倚天 710,张建锋表示,阿里云做芯片,是聚焦在云计算,而不是半导体。传统 IT 时代围绕芯片建立生态,而云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模式。

他表示,倚天 710 是阿里云推进「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这是基于云的新型计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基于云的特点来构建整套硬件的技术体系。用户并不需关心服务器运维以及芯片。倚天 710、含光 800 等自研芯片将通过阿里云输出给全社会,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赋能更多的企业。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创新的驱动力也在发生改变。行业里,把应用迁到云上,叫作上云,把应用全部基于云来重新开发,叫云原生。

在传统 IT 时代,开源软件只是大型商业软件的补充,但云计算出现之后,开源变得标准化。「在今天,所有的计算机核心系统、架构,基本上都是开源软件来推动的。这是软件产业跟其他产业显著的不同。开源不仅是一个补充,它是一个创新,是一个引领。今天全球 95% 以上的软件企业用了开源的软件,开源也让云计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让计算更加标准化,推动技术的普惠。」

2021云栖大会钉钉开放平台展台

比如,阿里巴巴既是开源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开源项目数超过 2700 个,是中国开源项目最多的企业。

在此之上,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张建锋认为,软件最本质的东西,是时刻准备重构的。「很多工程师希望一个系统用好几十年,我认为是极其错误的。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灵活,未来软件废弃会越来越频繁。」比如低代码应用,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

「过去很多老板会做设备的选择,是花 1000 万还是 100 万;数字化时代不一样,老板们们不是一次买下,而是天天想怎么数字化。这是非常有挑战的。能不能成功,就是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好的理念。」

这便是今天 IT 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发生的底层逻辑的重构。

大众的云上生活:新物种将爆发

这一波儿「计算体系结构」的演进,影响的不仅仅是程序员,还有业务线的员工甚至职能部门的员工,比如组织结构与分工上的变化。

比如,基于云原生的低代码应用,允许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据悉,在阿里巴巴内部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很多人不懂算法,但目前在业务、财务、人力等系统都实现了数字化,核心就是基于钉钉平台的低代码开发。

在「云钉一体」战略下,钉钉上承客户的各种应用,下连阿里云基础设施。基于钉钉的低代码开发是一种新的开源模式。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应用已经超过百万。如此「大爆发」正是因为打破了应用开发的封闭环境,让开发者从企业专业的 IT 人员逐步走向个人。而由业务部门自定义的应用,也将更贴合业务逻辑。

张建锋举了个例子,或许今后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不会再问会不会 office、会不会 excel,而是问会不会低代码开发,「因为他很容易去构建一个新的软件,这是未来很大概率会发生的。」

此外,在个人消费领域,他觉得随着云、网、端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出现无数的云上新物种,比如,在今年的展会现场,红星美凯龙独占了云上消费展区,用户可以戴上 VR 眼镜,进入虚拟房间,来随意布置、操控房间的家具;比如现在已经诞生的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

云电脑「无影」展台,玩游戏并不需要考虑硬件配置

就像最早有了电和电网这样的基础设施之后,出现了丰富的电器;就像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出现了大量的 APP。张建锋觉得「云」已经经历了电和电网的阶段,接下来即将迎来「电器」应用的爆发。「未来无影将与云、钉钉一起构成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五年,AI 之所以未能实现能够让人感知到的根本性改变,或许就是缺了「云」这项基础设施的支撑。AI 就相当于本应该长在「云」上的那些「应用」。

张建锋认为,「未来所有数据都将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设备、有多少设备,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云上有一个专属空间,所有的计算负载可能都在云上发生。未来,端的形态将变得更轻薄、更友好,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创新。」



图片来源:云栖大会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Tue, 26 Oct 2021 11:27:14 +0800
<![CDATA[特斯拉市值首次冲破万亿美元;苹果:刘海屏是个「聪明」设计;腾讯回应 NFT 改名:坚决抵制虚拟货币违法违规行为]]>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243

特斯拉周一收盘大涨逾 12%,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10 月 26 日消息,特斯拉周一收盘大涨 12.66%,股价突破 1000 美元收报 1024.86 美元,市值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

特斯拉上周公布了创纪录的收入和利润,三季度在华销售收入 31.13 亿美元,同比大增 78.5%。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区实现营收 90.15 亿美元,约占特斯拉全球收入比例的 25%,是仅次于美国成为特斯拉第二大市场。

特斯拉中国 25 日表示,已经完成数据中心相关审批备案要求,并建成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工厂生产等中国运营数据。

此外,汽车租赁巨头赫兹已经为其车队订购了 10 万辆特斯拉汽车,这是电动车市场史上最大单笔交易,特斯拉将进账约 42 亿美元。摩根士丹利此前还将特斯拉股价目标从 900 美元上调至 1200 美元。(来源:新浪财经、财联社)

宁德时代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仅次于茅台和工商银行

10 月 25 日,宁德时代盘初拉升一度涨近 4%,再创历史新高价 625.16 元,市值 1.45 万亿元,位居 A 股第三。仅次于茅台的 2.5 万亿市值和工行的 1.65 万亿。

此外,来自 SNE Research 的调查显示,中国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 44.1% 份额。其中,中国的宁德时代领跑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32.5%。单在中国市场,宁德时代以超 50% 的市场份额。(来源:快科技)


比亚迪:香港联交所同意公司分拆比亚迪半导体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0 月 25 日,比亚迪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同意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同意豁免公司向公司股东提供保证配额。(来源:36Kr)


腾讯回应 NFT 改名:与海外逻辑不同,坚决抵制虚拟货币违法违规行为

作为一种新兴的区块链产品,NFT 非同质化凭证近来火爆,国内也有多个平台试水 NFT 产品,不过腾讯上周宣布 NFT 改名为数字藏品。今天该公司回应称,自家产品的逻辑跟海外 NFT 不同,同时坚决抵制虚拟货币相关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

腾讯旗下负责 NFT 业务的幻核团队今天在采访中表示,腾讯幻核一直致力于在合规框架下落地数字收藏品业务,在幻核平台中的数字藏品业务采用了用户全流程实名、内容全链路审查,且不开放用户间的数字产品转移,坚决抵制虚拟货币相关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来源:快科技)


PayPal 宣称暂时无意收购 Pinterest

PayPal 宣称暂无意收购 Pinterest,之前曾有媒体称 PayPal 准备以 450 亿美元收购 Pinterest。过去 12 个月 PayPal 股价上涨 35%,在收购传闻出现之前估值接近 3200 亿美元。传闻出现之后 PayPal 股价下跌 12%,因为专家和分析师认为收购谈判可能不会有结果,还有人认为 Pinterest 与 PayPal 难以整合。(来源:新浪科技)

沃尔玛再次回应「二选一」:自查后没有发现有关方提出的问题

10 月 25 日,针对家乐福与盒马共斥山姆涉嫌「二选一」一事,沃尔玛发布声明。沃尔玛在声明中表示,一切引发公众注意的讨论,应该首先以事实为基础,从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与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有关方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事实,表明山姆会员店存在所谓的「二选一」问题。希望有关方能从事实出发,停止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专注自身经营,让更多消费者受益。(来源:36Kr)


新东方在线:11 月末前将停止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

10 月 25 日晚间消息,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称根据新规定及为确保本集团及其营运完全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和监管要求,本公司董事会已决定,本集团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其乃提供予中国内地幼儿园至九年级(K-9 或义务教育)的学生。终止预计于 2021 年 11 月末之前生效。(来源:新浪财经)


孟晚舟上班首日发表感言:过去三年虽举步维艰,但团队越战越勇

10 月 25 日,孟晚舟回到华为上班。她发表感言称:「过去三年,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同舟共济,真心从未走远;过去三年,虽然昼夜颠倒,但我们勠力同心,情义更加深厚;过去三年,虽然举步维艰,但我们披荆斩棘,团队越战越勇。」(来源:深圳特区报)


支付宝正测试关闭首页栏目卡片功能

日前有网友反馈,支付宝正向部分用户测试允许关闭所有首页栏目卡片。经测试,在最新版支付宝中,点击「我的」- 右上角「设置」在功能管理中,选择「首页栏目卡片」即可看到所有服务开关选项。在关闭后,支付宝首页将不会显示对应栏目卡片。

据了解,目前,多数用户的支付宝 App 只有「抗击新冠疫情」栏目卡片可以关闭,该功能预计将在后续逐步开放。(来源:快科技)

松下发布特斯拉 4680 原型电池

10 月 25 日,松下发布了为特斯拉生产的 4680 原型电池,这是一款更先进的电池,其存储容量是现有电池的五倍。松下电池部门负责人表示,这将有助于深化松下与特斯拉的商业关系。

松下今年在日本建立了一条生产 4680 格式(46 毫米宽,80 毫米高)电池的测试线。特斯拉表示,这种电池将存储更多的能量,将电池成本减半,并在 2030 年前将电池产量提高 100 倍。(来源:cnBeta)


索尼新机皇 Xperia PRO-I 曝光:独特工业设计、1 英寸大底

索尼定于北京时间 10 月 26 日 11 点举办新品发布会,并在晚上 19 点公布国内售价。

就爆料来看,这款产品应该就是 Xperia PRO-I 手机,外形图显示,手机正面仍旧是一块 4K 120Hz 无刘海 OLED 全面屏,但背部采用了全新工业设计语言,硕大的主摄非常显眼。

镜头不仅有蔡司 T* 镀膜,而且是一颗索尼自家的 1 英寸 CMOS 超大底。相机功能层面,据说支持 F2.0/F4.0 可变光圈、保留潜望式多倍变焦镜头、支持 8K HDR 360 视频录制、20 张/秒连拍、眼部对焦、独立快门按钮等。此外,Xperia PRO-I 还有专属的 vlog 拍摄套件。(来源:快科技)


苹果正式推送 iOS 15.1,iPhone 13 Pro 系列独享 ProRes 视频录制功能

10 月 26 日凌晨,苹果推送了 iOS 15.1、iPadOS 15.1、tvOS 15.1、watchOS 8.1 四大系统的正式版。

iOS 15.1 找回了在 iOS 15 beta 中消失的 SharePlay,另外 HomePod 在新的更新中也开始支持无损音频、杜比 Atoms 等,还修复了 iOS 15 中 Apple Watch 靠近解锁失灵、异常提示存储空间已满、无 SIM 卡、CarPlay 车载无响应或断连以及无法通过 Siri 控制 AirPods 主动降噪和通透模式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3 Pro 系列还将享有 ProRes 视频录制等独占功能。(来源:极客公园)

苹果 Mac 产品经理表示:刘海屏是个「聪明」的设计

近日,Mac 产品线经理 Haldea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款 MacBook Pro 上的「刘海」是一种「聪明的设计」。它通过合理利用 macOS 菜单栏的空闲空间,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内容空间,且能够让边框变得更薄。苹果表示,显示屏左右两侧的边框比上一代窄了 24%,仅为 3.5mm。由于顶部的刘海的设计,显示屏上下边框整体窄了 60%,同样为 3.5mm。

不过,由于被用户诟病,苹果针对新 MacBook Pro 的刘海以及相关顶部空间设计了两种显示模式,分别是:1. 兼容模式,顶部菜单栏保持黑色显示,减轻刘海的视觉突兀感;2. 应用适配,顶部菜单栏内容将自动分配在刘海左侧和右侧,避免内容遮挡。

据了解,新版 MacBook Pro 14 英寸和 16 英寸机型上周接受预购,将在今日发售,起售价 14999 元。(来源:镁客网)

]]>
极客公园 Tue, 26 Oct 2021 08:56:10 +0800
<![CDATA[20 年互联网发展走了歪路,他们要「纠正」这个错误]]>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8937 采写:Joshua

编辑:biu


2007 年,乔布斯在旧金山莫斯科尼会展中心,向世界展示了划时代的 iPhone;与此同时,一个(群)默默无闻的人正用 C++ 编写着两年后才始发的比特币。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乔布斯手中的 iPhone 和它催生的移动互联生态,将 Web 2.0 带向顶峰,也让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而始终匿名的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开启了加密货币时代,并改变了人类对于互联网未来的想象。

人们期冀互联网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本,苦 Web 2.0 久矣。在这个阶段,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被极大扩展,但同时 Facebook 等巨头也各占山头,利用用户的隐私数据牟利。

需要强调的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只是 Web 3.0 理念在金融领域中的其中一种试验。上月,央行等 10 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币圈,在政策的明确之下,有人趁乱渔利,有人如鸟兽散。

回归到本质,去中心化,以及对互联网公正的诉求,才是 Web 3.0 的核心理念。有趣的是,恰好在今年 4 月,加密货币总市值达 2.2 万亿美元,正式超过了苹果公司。

Web 3.0 这个理念,仍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等革新者的推动下继续发展、深化,持续涌现出像加密插件 Mask Network 和去中心化写作平台 Mirror.xyz 等创新产品。这些创新尝试都指向,在币圈乱象之后,对 Web 3.0 的实践回归了。

另一边,加密风投领域最近也颇为活跃。今年 6 月,知名风投 a16z 宣布旗下第三只加密风险基金成立,规模达 22 亿美元,从 DeFi(去中心化金融)到比特币应用,再到 Web 3.0,涉猎范围广泛。

革新者涌现,资本追逐,他们催生的 Web 3.0 到底是什么?以及最重要的,人们如此急切呼唤 Web 3.0,反映了旧互联网的什么弊病?


Web 3.0 是怎么来的?

在讨论 Web 3.0 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之前的版本。a16z 的合伙人 Chris Dixon 指出,Web 1.0 大概的时间跨度在 1990 年到 2005 年。最开始,这个计算机互联协议只有工程师能够操作,直到网景公司在 1994 年推出第一个浏览器,更多普通人才得以参与到互联网之中。

但在 Web 1.0 时期,普通人几乎没有能力在互联网上创造资产或内容。一个个承载资产和内容的独立网页,几乎都需要专业人才能实现。因此,这个时代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类似于传统媒体的网络结构:只有少数节点能够发声,多数人只是看客。

新千年后,随着个人主页的标准化与流程化,互联网演化成了 Web 2.0,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社交网络。以 Facebook、Twitter 等为代表的产品,以一种低成本、流程化的方式,帮个人搭建表达渠道,人们也借此连接了起来。与此同时,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设备的引入,进一步降低了表达和连接的成本。

Web 2.0 完全是效率导向的,它消减了信息传递的摩擦,打破了信息传播对于时空的依赖,发现一个个用户乃至社会的痛点并切实解决。然而,这种对效率极致化的追求,催生出了一个个集权中心。

毋庸置疑,由一个全知全能,可以照顾到所有参与者,并可持续的单一节点进行所有决策,效率最高。然而在 Web 2.0 的体系中,用户作为一种资源,被不同的项目抢夺、竞争,以便后者形成数据垄断。

现在,用户内容都被托管在科技巨头的服务器上,虽然内容本身比互联网早期更多元,但对这些内容的托管和分发却也空前集中。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被一个个从体验到中台,再从中台到数据库的垂直体系绑架,成为笼中之鸟。数据成为更加封闭的资产。

但服务所有人的巨头也可能会「宕机」,2017 年,亚马逊 AWS 的一个故障让美国数百家网站,包括 Slack 和 Quora 服务瘫痪。除此,科技巨头也会审查言论,一个发声者被他们屏蔽,用户通常是无法回溯的。

同时,这种对数据的垄断也极度压迫了创新。不管市场出现了怎样的体验和产品创新,数据寡头总是能「大鱼吃小鱼」,迅速带着它的数据子民重新垄断市场,长期来看,寡头压制了创造性产品的持续性诞生。试想一下,近年来,用户们在手机上是不是装的都是巨头产品,几乎看不到小公司产品?

那么,如何替代这个系统的中心?「比特币」这个作为 Web 3.0 先驱的伟大发明,给出了一种解法。

单从效率来看,比特币是一种效率极差的金融结算系统:它每一秒能够处理的交易数基本很难超过 5 笔,而且处理每一笔交易所消耗能源是远高于任何中心化结算方式的。这是它的技术结构本身决定的: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对所有节点进行广播。但与此同时,它实现了一种以往都没有办法在虚拟世界实现的东西:权力中心的消失。

限制「中心」是比特币最大的开创性,而这种大规模减少系统效率,来获得几乎为零的信任摩擦,也成了后续其他的 Web 3.0 项目的重要核心之一。

再举一个例子,BT 下载这种点对点下载模式也很好地体现了 Web 3.0 的思想。观众看流媒体就是直接看巨头服务器上内容,他们生产什么内容,观众就只能看什么,某种程度上,在互联网上的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巨头的议程所塑造的。BT 下载则是直接取消了「中心」,将直接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下载文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连接到 100 台不同的对等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会向你发送数据。即使有几台下线了,你仍然能够从其他在线的对等机上下载数据。

在这种点对点的模式下,访问网站的人越多,服务新用户的能力就越大,减少了对少数中心化玩家的依赖。总的来说,Web 3.0 改变了当前中心化网络造成的权力不平衡,并将信息发布的权力重新交到个人手中。


互联网呼唤公正,革新者开始实践

自 2009 年比特币上线,它启发了人们对于其他货币与金融衍生服务,甚至是金融领域以外,对公正的呼唤。比如,Facebook 对于数据的滥用,Twitter 对于特定内容封禁等事件,一次次让人们深刻意识到,需要公正的不只有金融。

2014 年,在以太坊白皮书发布伊始,Vitalik 就预言了金融之外一个更加公正的互联网存在的可能性。

以太坊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以太坊是一个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而生的全球开源平台。在以太坊上,你可以通过编写代码管理数字资产、运行程序,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不受地域限制。」用 Vitalik 的话说: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绝对平等,充满效率和信任的世界。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视觉中国

Web 3.0 的革命者们从先前金融革命的阶段性胜利中,找到了建立更好的互联网的三个核心要义:

在随后的探索中,我们见到了各路的革新者们用不同方式试图改造互联网。

比如,Vitalik 实践的以太坊,就是从底层基础上去改造。也有革新者试图在已有的社交媒体的基础上,去搭建联通 Web 2.0 和 Web 3.0 的桥梁。

从 UIUC 辍学的 Suji Yan 带领着团队开发出了一款象征着「渲染自由」的加密插件 Mask Network。安装了这款插件后,用户就能对自己在 Facebook、Twitter 等平台发送的信息进行乱码加密,用户指定可以看到的用户将会得到解密私钥,倡导用户夺回自己的数据资产。用户想怎么呈现他的信息,就怎么呈现,这就是「渲染自由」。

Mask Network 的 logo 创意似乎来自「笑面男」。「笑面男」是《攻壳机动队》里的虚构角色,是一名黑客,能够实时地在所有电子视象讯号中以笑面标志摭盖其脸部以隐瞒自己的身份|Mask Network

软件工程师 Cameron Hejazi 则见到了资产化已有社交媒体内容的可能性,他所领导的 Cent 帮助用户将已经发布在不同社交网络中的内容 NFT 化,获得基于 Web 3.0 的收益。其中,推特的创始人 Jack Dorsey 使用 Cent 将他在推特上发出的第一条内容卖出,以 NFT 的形式,卖出了 290 万美金。

连续创业者 Julien Genestoux 专注在去中心化订阅与会员制度,他所创办的 Unlock Protocol 能够帮助用户通过任何已有的社交媒体来展开一个不被平台抽成、完全基于密码学的会员订阅。订阅者通过付出虚拟货币来获得解密的钥匙,而没有订阅的普通用户则只能读到乱码。

而笔者所建立的 RSS3 作为一个支持泛信息网络的协议,帮助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网络中的不同信息形成可被订阅与控制的信息流,并作为形成未来新社交网络的基础设施,帮助着新一代创业者与开发者更好地与以往的巨头竞争。

单纯的去中心化并不具备用户价值,新一代 Web 3.0 项目在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加持下,正在切实的用产品为一个个用户提供着 Web 2.0 产品不能提供的价值。


要突破什么阻碍,才能建立 Web 3.0?

与金融类服务不同,社交、内容、游戏等类别对于技术栈去中心化程度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对体验、性能与功能要求较高。这两种差别,也让 Web 3.0 的实现方式被分成了两个阵营——「纯种」和「混血」。

「纯种」阵营,也就是去中心化原教旨阵营。这个阵营主张项目的每一部分都应该仅使用去中心化技术,保证系统绝对公正。同时,这类项目几乎不会使用已有的 Web 2.0 中已有的内容和用户档案。比如 BitClout(DeSo)就是从零开始,建立一条「专为社交网络服务」的区块链;Permacast 基于 Arweave 搭建了一个不会被审查的永续播客平台,完全存在于链上。

而「混血」阵营则主张新互联网要建立在旧互联网之上,借助已有的技术、数据或基础设施,取其所长,为新的互联网服务。这类项目多多少少会有中心化的成分,不管是使用中心化的服务器,与中心化的网络合作,或是建立在中心化网络之上。他们认为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才可能完成革命。

比如,最近火爆 Web 3.0 圈的写作平台 Mirror.xyz 就是一例。

「为了能够有一个足够好的读写体验,我们决定建立一个(中心化的)后端 API。作为一个网关,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把文章发布到 Arweave 之前进行签名验证,或是让我们能够替用户们支付 Arweave 的发布费用,并对文章条目进行缓存来获得极快的响应时间。这(引入一定的中心化后端)使得我们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写作和阅读体验,同时还能实现我们所有的内容去中心化的目标。」Mirror.xyz 的开发团队写道。

「纯种」阵营会认为对方的理念不够坚定彻底,反过来,「混血」阵营认为对方的理念不够务实可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会看到这两者,用两种不同的革命逻辑,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前者的项目会更多地受到虚拟货币市场波动的影响,有着更高的准入门槛,并很难提供与 Web 2.0 时期成熟应用相媲美的体验,但它的彻底化更容易获得高端核心用户的信任。而后者的项目虽然更能在提供的服务上兼顾两个时代的优势,但其不彻底性也会让一部分用户质疑其可靠性。

但不管是哪一种革命方式,Web 3.0 的项目都有着其鲜明的开放与「模块化」的特点。比如上文中提到的 Mirror.xyz,它作为一个创作平台,不但没有设置关注、点赞、评论等基础功能,它甚至不会为多数用户生成一个文章目录页面。放在 Web 2.0 时代,这几乎会被认为是一个「残疾」产品。而其团队则表示在项目已经处理了内容的生产、展示的情况下,分发由其它协议与网络去完成是更符合 Web 3.0 精神的,如目前与 RSS3 适配的索引、搜索、互动与关系链。

Web 3.0 的变革不仅仅只发生在国外,国内很可能也会发生相似的变化。虽然绝对的去中心化很难实现,但作为开始,一个能够让数据互通的标准或协议,将可以大规模限制巨头们的垄断。

当数据优势不再,用户将看到有很多个微信、美团、微博与抖音,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而用户这边,可以随意选择使用哪一个应用接入服务,应用们则是全靠体验,而非数据垄断来赢得竞争。这样一来,巨头们仍然保持他们的合理优势,创新的个体也不会被压制。

「过去很多人说解放数据主权,但是没有一个项目能够把旧世界和新世界连在一起,互联网巨头不会把自己升级。」Suji Yan 表示,「互联网早期有很多美好的梦想,比如说跨境支付、三权隐私、线上治理、永久存储、开放金融、数据属于个人,但是由于各国跟一些商业组织基于自己目的阻挠成为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把现在这个阶段叫做 Web 2.0,将突破阻挠和限制的下一阶段称作 Web 3.0。」

知名开源作者 DIYgod 多年来一直在做去中心化信息分发相关的工作,他之前开发了名为「RSSHub」的开源项目。有意思的是,他在做这个工具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 Web 3.0,也不知道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工具。他只是从自己的个人需求出发。

「我想关注一个人,他在微博上,也在豆瓣上,很麻烦,所以就搞了这么一个东西,让所有这些都变成 RSS 格式,然后,我就能直接订阅」。RSSHub 这个去中心化的公开数据流,把以前被大巨头绑定的地数据拿出来,变成一个公开的、随时随地可以去访问的数据流。此前即刻用爬虫追踪某个具体的信息源,就是用了这个技术。而他也后续带着这种理念开发了 RSS3 的核心模块。

在 Web 3.0 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在做相关的实践了。透明和公正从互联网被发明开始,就是最终的目标。我们在途中走了弯路,现在是时候重回正轨了。

编辑按:本文作者 Joshua 是 Web 3.0 领域的创业者,其项目 RSS3 是 Web 3.0 时代的社交性信息流协议与标准,通过内置的商业、推荐以及存储等机制,将包括关系、内容以及画像等数据返还给用户。Joshua 的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欢迎和他交流。

题图:Unsplash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Mon, 25 Oct 2021 13:04:41 +0800
<![CDATA[全新雷蛇猎魂光蛛 V2 上手:可以忽略的超低延迟,也变得更安静了]]>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8826 能用和好用,区别还是挺大的。以打游戏这件事情为例,配一套日常办公使用的键盘当然能用,按下功能键,游戏内人物同样会给出相应反馈。但事实上,它只具备基础控制能力,很难像专业游戏键盘那样,为你提供更加灵敏的操控性以及使用舒适度。

今年二月份的时候,雷蛇正式推出了猎魂光蛛 V2 模拟光轴键盘,在这套轴体的支持下,它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游戏反馈。时隔差不多半年多之后,前段时间雷蛇又带来了全新雷蛇猎魂光蛛 V2,新品在轴体、键帽、回报率以及静音效果等很多方面都做了升级。

如果你熟悉雷蛇猎魂光蛛系列,那么对于全新雷蛇猎魂光蛛 V2 应该也不会感到陌生。大的外观方面,它依旧延续了家族式设计风格。个人而言,黑色键盘的好处不只是视觉效果上比较容易和其它桌面设备进行搭配,更重要的一点是长时间使用更方便保持清洁感。

说到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键盘清洁性,这代雷蛇猎魂光蛛 V2 好的一点,是它同样采用了双色注塑 PBT 键帽,这种键帽的好处大家也都知道,相比 ABS 材质键帽,坚固性以及耐磨性都要来得更好一些。此外,你也无需担心会出现按键表面字符褪色的情况。

猎魂光蛛系列很有标志性地方,或者说能让你一眼就可以认出的点,其实就是位于数字键区上方的多功能数字旋钮和 4 枚多媒体按键,借助这几枚按键可以很方便地控制音乐播放、暂停以及调节音量。无聊的时候,可以用那枚多功能数字旋钮来打发时间。

细节处理以及选材用料也很讲究。全新猎魂光蛛 V2 多功能数字旋钮外围做了密集菱形凸起,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表面摩擦,以免因为手指出汗影响到操控准确性。材质则为铝制框架,并且周身均做了亮面切边处理,有着不错坚固性的同时也更加精致。

这代猎魂光蛛 V2 系列包含标准版和竞技版两个版本,我们手里拿到的标准版为固定线缆设计,竞技版则为可拔插 USB-C 线缆。这种编织材质线缆实际用起来比较省心,几乎不会出现打结的问题,也不会因为环境温度逐渐开始降低,而显得过于硬邦邦。

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当然还是操控性有了比较明显的升级。在全新猎魂光蛛 V2 上,雷蛇为其用到了第二代光轴,提供线性光轴和段落光轴两种选项。由于光轴采用红外线光束激活轴体信号,能让键盘将延迟控制得更低,并且按键耐用性也更好。

官方称,配合雷蛇自家 Razer HyperPolling 8000Hz 超快轮询技术,这代产品能将延迟压低到 0.2 毫秒,而大多数常规机械键盘的延迟都在 2 毫秒以上,在玩一些要求极致操作的游戏时,能给出更及时的反馈。实际用起来,线性光轴和段落光轴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敲击感上。

打字时,线性光轴更平滑安静,段落光轴则在保证足够低延迟的基础上,有着更好的段落感。值得一提的是,雷蛇重点升级了这代产品的噪音抑制能力,他们在这代线性光轴的轴体中增加了硅质减震装置,同时新增了消音棉,用来缓解敲击按键时所产生的噪音。

其它之前很多雷蛇键盘都有的一些功能,全新猎魂光蛛 V2 也都没有落下。比如,它同样搭载了 Razer Chroma 幻彩 RGB 灯光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 Synapse 雷云 3 软件中自定义设置;最多支持 5 个板载内存配置文件,方便下次使用;依旧具备 N 键无冲能力。

和之前一样,全新猎魂光蛛 V2 当然也匹配有独立腕托,腕托表面为皮革材质,实际摸上去手感比较柔软,能为手腕提供很好支撑。腕托和键盘之间还是大家熟悉的磁吸连接,不过这次雷蛇没有在键盘下端设置金属触点,腕托本身也没有配备灯带装饰。

全新雷蛇猎魂光蛛 V2 底部一共做了 6 个橡胶材质垫脚,即便你习惯像我这样直接将键盘放到桌面上使用,也不必担心会出现打滑的问题。此外,这款键盘也做了两档不同角度的支脚,根据自己认为最舒适的角度调节就好。

总的来说,这代猎魂光蛛 V2 变得更好用了。它的好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性能更强,0.2 毫秒的超低延迟控制,是很多其它同价位段竞品所无法提供的,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操控性提升;另外一方面则是使用感受,安静且舒服的敲击感,用起来非常舒服。

最后,线性光轴和段落光轴版本猎魂光蛛 V2 价格一样,均为 1599 元,至于如何选择,就看个人喜好了。另外, 如果你更倾向于能带着出差的键盘,建议考虑下全新猎魂光蛛 V2 竞技版,除了线缆支持拆卸,个头相对标准版也要来得更小一些。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Mon, 25 Oct 2021 10:41:49 +0800
<![CDATA[极客简报|刘海屏不止 MacBook Pro;华为透露 HarmonyOS 3 进展;小米汽车 2024 年能见到吗?]]>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072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MacBook Pro 也有刘海了

本周,全新 MacBook Pro 正式发布,不得不说刘海屏的设计确实比较丑,但强大的配置和性能又让人难以拒绝。极客之选在发布会后的文章中做了简单解读,苹果之所以采用刘海屏,是因为超窄边框和高分辨率摄像头不能共存,所以只能在原有 16:10 屏幕区域外再多增加一条刘海区域。

整体外观设计上,新款 MacBook Pro 显得非常复古,厚度和重量都比之前高了许多。实际上它与 20 多年前的 PowerBook(MBP 的前身)极为相似,从图片对比中就可以发现,苹果似乎是用 2021 年的配置和工艺复兴了 PowerBook。

乔布斯和艾维离开之后,苹果产品就逐渐转变为功能导向,设计似乎不是最高优先级了,很难想象 SD 卡槽、HDMI 接口和 Magsafe 磁吸充能再次回到 MacBook Pro 上,虽然有些逆潮流,但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个人认为与之前对比并无优劣之分。

发布会后,高昂的售价是大部分人吐槽最多的,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大多数普通用户并非它的受众群体。而对于真正的创作者来说,从 Intel 芯片更换为 Apple 芯片后,新款 MacBook Pro 的吸引力比之前一定高了很多。

另外,AirPods 3 也随同亮相,价格为 1399 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功能更强大的 AirPods Pro 市场价已经降到了 1500 元以内,两者之间不知大家会做何选择?


「不存在的」Google Pixel 6 系列正式发布

预热半年有余的 Google 年度旗舰 Pixel 6 系列终于在本周正式发布,虽然相比于光环笼罩的苹果,Google 的新品发布会并没有太高的关注度可言,但作为 Google 首款搭载自研芯片的 Android 手机,这款「亲儿子」在 2021 年还是有不少 Android 爱好者对其抱有很高的期待。

Pixel 6 系列所搭载的 Google 自研 SoC Tensor 当然是重中之重;不仅将之前 Pixel 手机上出现的很多 Google 自研协处理器一并整合,还借此进一步提升了 Pixel 计算摄影的效率,同时还将 Pixel 6 系列的安全更新首次提升至五年。

碍于篇幅,这里就只放一个 Pixel 6 与 Pixel 6 Pro 的规格对比图,关于本次发布会的更多细节介绍,可以前往极客之选早先发布的发布会汇总文章《计算摄影+智能通话,Google 首款自研芯片 Pixel 有哪些新看点?》查看。


Redmi X 2022 款发布,这其实是一款游戏电视

Redmi 本周发布了 Redmi X 2022 款电视,包括 55 英寸和 65 英寸两款。极客之选对 65 英寸版进行了体验。

这款电视最大的亮点是拥有 120Hz 高刷新率和 HDMI 2.1 接口,这两个配置赋予了它「游戏电视」的属性,对主机玩家的吸引力应该很大。此外,Redmi X 2022 款电视的配置和性能也不错,但做工品质就比较一般了,不过综合来看,它仍然是 3000 价位段的一款「守门员」级产品。


MacBook Air 2022、AirPods Pro 2 抢先看

新款 MBP 和 AirPods 3 发布后,明年的 MBA 和 AirPods Pro 2 自然就可以猜出大概了。

本周有爆料表示,MacBook Air 2022 款将采用基于 A15 魔改的 M2 芯片,还会像 iMac 一样增加多彩配色,MagSafe 磁吸充也会回归。不过,新外观可能一样有刘海,而更离谱的是,目前有渲染图甚至显示新款 MBA 为白色边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可信,增加刘海可以理解,但同时搭配白色边框太不符合逻辑(实在是太丑了)。

另外还有 AirPods Pro 2 的爆料,从假象渲染图上可以发现,它的整体外观与前代区别不大,但充电盒底部增加了扬声器出声孔,可能会用于「查找设备」时发出声音,此外,充电盒左侧还增加了挂绳孔,也许苹果下次就要推出价格昂贵的挂绳配件了。而至于功能方面,目前还不清楚会有哪些提升。


华为 HDC 上,这些进展值得关注

华为本周召开了 HDC 开发者大会,公布了多项进展。

首先,华为宣布 HarmonyOS 的设备数量(手机、平板、智慧屏等)已经突破 1.5 亿,而且按照目前的进度,年底将突破 2 亿。此外,在智能车进展方面,华为表示首款 HarmonyOS 座舱汽车将于年底发布。

随后,华为提前预告了 HarmonyOS 3 开发者预览版,表示 2022 年第一季度会面向开发者推出 Beta 版系统,而关于 HarmonyOS 3 的更多细节,华为只介绍了与开发流程相关的内容,并没有透露功能方面会有哪些提升。个人认为,距离消费者真正使用可能还得等到明年年中甚至更晚(HarmonyOS 2 发布 1 年后)。

另外,华为还透露将为 HarmonyOS 研发全新的编程语言。


Win11 安卓子系统终于来到

期待已久的 WSA 功能(Win11 安卓子系统)已于本周面向 Win11 Beta 通道推送,正式版和 Dev 通道用户也可以自行安装,但过程比较复杂,后续极客之选将推出教程。

根据网友体验来看,Win11 安卓子系统的版本基于 AOSP 11,而且对安卓 app 的支持比较开放,用户可以自行安装应用,并不限于应用商店。而在体验方面,Android app 与 Win11 的集成度也比较高,两个系统间可以互联互通、实现无缝窗口切换,Android app 的窗口也能够自由缩放。

不过目前 WSA 还存在一些体验上的 bug,主要集中在用键鼠模拟触控和点按上,这也是移动 app 在桌面系统上「水土不服」的表现。


小米汽车,2024 年真的能见到吗?

小米自从 3 月份宣布造车起,一直处在招兵买马阶段,与此同时,对于品牌第一款智能车的定义工作也在陆续展开,只是对外界释放出的信息仍然非常少,可见小米对造车一事是非常谨慎的。

本周,雷军在小米集团 2021 年投资者日上表示,小米造车进展超预期,首款汽车预计会在 2024 年上半年量产。这也就意味着,从宣布造车到量产,小米可能只会用 3 年左右的时间,不过现在来看,小米能否在 2024 年实现交付还要画上很大问号。

现阶段而言,智能车正处在平台技术变革前夕,而智能车的研发周期又相对较长,如果首款小米汽车如期在 2024 年发布,那留给小米的研发时间会非常紧张,所以这款车型很可能无缘新技术平台,竞争力自然也比较弱。而如果小米「重新定义」量产,推迟到 2024 年后发布新车,则有机会匹配供应链节奏发布新平台车型。


为了构建元宇宙,Facebook 打算改名

为了专注构建「元宇宙」生态,实现从社交媒体公司到「元宇宙」公司的转型,Facebook 可能会在下周更改公司名称,以此来实现品牌的重塑。而改名完成后,公司可能会将 Facebook 定位为母公司旗下的众多产品之一,与 Instagram、WhatsApp、Oculus 等齐名。

先不说元宇宙的前景如何,至少在给公司起名这件事情上,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格局确实要比 Facebook 更大一些。


Redmi Note 11 系列,重新定义中端「扛把子」

Redmi Note 系列一直是大众市场中的中流砥柱型产品,只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Note 系列的关注度似乎比以前低了不少。下周四晚,Redmi Note 11 系列将正式亮相,主力机型为 Pro/Pro+ 款,价格可能会定位于 1800 元以下,瞄准中端市场发力。

产品定义方面,Redmi Note 11 系列依旧为「大而全」的类型,Pro/Pro+ 款可能会首发联发科天玑 920 芯片,支持 UFS 3.1 和 LPDDR5 存储,另外可能还会享受到三星 AMOLED 120Hz 屏幕和 120W 快充。其他配备上,目前已知全系拥有 X 轴线性马达、全功能 NFC、WiFi 6、蓝牙 5.2 等。

另外在外观方面,这次也全都跟风改成了直角边设计。


索尼 Xperia 新旗舰即将登场?

不同于我们刚刚连轴转看完的苹果/Google/三星各种大厂发布会,即将到来的索尼 Xperia 发布会最大的看点可能是全新的旗舰手机系列:按照 Xperia 1 系列的更新惯例,下一代 Xperia 1 IV 应该会在明年春季正式发布,所以目前曝光的新 Xperia 旗舰,很有可能指的是独立于现有系列的 Xperia 新旗舰。

同时,从微博早先关于这款新机的曝光来看,影像功能的强化仍然是新旗舰所强调的重点,不仅搭载了四摄像头模组,而且均为 4800 万像素起步,超广角/长焦组合仍然保留。而这颗多出来的 4800 万像素主摄,则可能与现有的主摄像头一同组成「双主摄」阵容。另外,现有的报告也表示相机模组设计会与三星 Galaxy S22 Ultra 设计有些许类似。

无论如何,本次发布会将在下周二正式开幕,如果真的是一款新系列 Xperia 旗舰,相信国行版本的开售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罗永浩:还债当天将重返科技圈

你还期待罗老师重返科技圈吗?

如果罗老师真的重返科技圈,还期待锤子手机吗?

或者你认为罗老师更适合做什么产品呢?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
极客公园 Mon, 25 Oct 2021 10:41:11 +0800
<![CDATA[特斯拉再次涨价;小鹏 2024 年量产飞行汽车 售价百万;周鸿祎点评大佬编程:我至少前三]]>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081

小米回应「上海徐汇拿地」:不用于造车,系新上海总部用地

10 月 22 日,据澎湃新闻报道,10 月 21 日,上海徐汇区成交 1 宗商业办公用地,由谧空间(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竞得,成交价 155000 万元,楼面价 31001 元/㎡。据天眼查 APP,谧空间(上海)是小米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在今年 5 月 28 日刚刚成立。鉴于此前小米发布多个在上海徐汇工作的造车岗位,外界纷纷猜测,此番拿地或与造车研发中心有关。

10 月 23 日,小米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本次竞得的商办用地是早在 2018 年前就规划的上海总部用地,目前上海总部职能包括手机研发、金融、互联网等业务,都是租赁物业分散办公,这块地未来的建设规划是将这些团队结合在一起,并非外界的猜测。(来源:澎湃新闻)

华为俄罗斯分公司:华为通过自主研发已做好应对全球芯片短缺准备

北京时间 10 月 23 日消息,华为俄罗斯分公司公共安全部门负责人瓦甘·阿科皮扬在第 25 届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军警展期间表示,多亏自主研发,华为提前做好了应对美国制裁和全球芯片短缺的准备。

阿科皮扬表示,自主研发芯片此前就一直在进行,但在制裁后成为公司芯片的主要来源。他说,「2018 年遭制裁以后,公司彻底改变了发展方向,目前正利用自主元器件生产所有产品。华为在开发自主元件和微电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因此获得用于所有细分市场的自有芯片。」

阿科皮扬还表示,拥有自主元器件使华为避免了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新冠大流行刺激了对远程办公设备的需求,同时也使物流更加困难。(来源:界面)


盒马:将签约 1000 盒马村,完成千亿采购

10 月 23 日,在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会议」上,盒马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原若凡表示,为了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全国「盒区房」,盒马将加强对农产品上游供应链的建设,在「十四五」期间(2021—2025 年),盒马预计签约 1000 个「盒马村」,在全国农业产地采购共计 1000 亿元的农产品。(来源:36Kr)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或与沃达丰合作,扩大在英国的宽带服务

财联社 10 月 24 日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Starlink)正在考虑与沃达丰集团(Vodafone Group Plc)合作,在英国扩大其卫星宽带服务。

据报道,星链一直在寻找地面站基础设施和高频频谱,以扩大其服务的容量。沃达丰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关于卫星频谱,我们正在与多家运营商谈判,交易接近达成」。(来源:财联社)


特斯拉再涨价:Model S、X 长续航版分别上调 5000 美元

北京时间 10 月 24 日消息,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将 Model S 长续航版、Model X 长续航版车型的售价分别上调了 5000 美元,现分别为 94990 美元和 104990 美元。此外,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Y 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上调了 2000 美元,现分别为 43990 美元和 56990 美元。(来源:财联社)

小鹏计划 2024 量产飞行车,售价百万内

10 月 24 日,广东肇庆,小鹏汽车正式举办了第三届 1024 科技日,重点介绍了小鹏在超级补能、智能辅助驾驶、生态链企业方面的最新进展。

活动现场,小鹏宣布,在推出了旅航者 X2 之后,小鹏还在研发一款空陆两用的飞行汽车。而对于这款产品,何小鹏给出的量产时间是 2024 年,并且承诺售价将会在 100 万元以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鹏汽车正在对旋桨桨叶折叠机构的研究,对飞行器的起飞、航行、降落等方面的安全性都在进行研究。对于飞行器来说,首先要实现的是轻量化,小鹏在研发飞行器仅汽车部分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设计,车体重量可以做到 P7 的 50%。小鹏汽车希望通过飞行控制算法协助、智能辅助驾驶、与方向盘解耦的单杆操作,实现让会开车的人都能掌握飞行的乐趣。(来源:凤凰科技)


网易云音乐成为首个支持鸿蒙「跨设备流转」的音乐 App

10 月 24 日,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1(Together)继续在东莞松山湖召开,此次大会公布了众多华为鸿蒙生态的信息。

据悉,网易云音乐已于 23 日正式宣布与华为达成合作,成为首个与鸿蒙生态实现跨设备流转的音乐 App,用户可在所有安装 HarmonyOS 的华为设备内实现网易云音乐产品功能使用的无缝衔接。据悉,该功能将于 11 月正式上线。

IT 之家了解到,双方也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展示了包含服务卡片在内的原子化服务 Demo。(来源:IT 之家)


SteamDB 创始人:Steam 将加入二维码登录功能

 10 月 23 日消息,Steam 价格追踪网站 SteamDB 的创始人 Pavel Djundik 在社交平台推特上表示,V 社正在开发 Steam 手机 App 扫二维码登录 Steam 客户端的功能。

不过,Steam 官方还未正式公布该消息。据此前消息,即将发售的 Steam Deck 掌机也将使用该「扫二维码登录」功能。(来源:凤凰科技)

周鸿祎:当程序员比当老板更幸福

10 月 24 日是程序员节。360 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谈到互联网大佬谁编程排第一,并表示尽管可能有人认为当老板比较有钱,但自己还是会怀念作为程序员做出成功产品的幸福感。

周鸿祎表示,当程序员最大的幸福是可以拥有很强的操纵感,能够指挥操作电脑干任何自己想干的事情。并且程序员基本上只需要跟电脑打交道,而电脑是很单纯的,不像人这么复杂。

此外,周鸿祎还表示在自己认识的程序员大佬中,雷军、求伯君是非常出色的。马化腾、丁磊自己也写程序,但他们是更出色的产品经理。如果从整个编程序的功力来讲,自己应该可以排到前三名。(来源:快科技)


]]>
极客公园 Mon, 25 Oct 2021 08:39:58 +0800
<![CDATA[今年的双11「绿了」、新造车界的Android和「储能」的未来|极客一周]]>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065          

双 11「绿了」

几年前有网友在微博分享段子:「双 11」大家都忙着填购物车了,没人记得这一天曾经是属于单身狗的「光棍节」。

段子感慨的是双 11 购物节这样一个人造网络节日,如何在概念上替换了另一个。其实,随着双 11 进入第 13 个年头,购物节本身的概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本周,阿里「双 11」购物节正式开幕,虽然名字依然叫「购物狂欢季」,但今年的购物节「狂欢」的气息淡了很多,「绿色」和「公益」、甚至「养生」成了活动的主角。

过去几年的双 11 在时间线上疯狂扩张,从 1 晚到两天,再到一周、到现在的一个月。其中一个不变的元素是「熬夜占坑」,午夜 12 点的钟声是用户的发令枪。

可能是看着双 11 长大的网民们现在已经到了无法熬夜的年纪,今年双 11 的预售夜从 12 点挪到了晚上 8 点的黄金时间。目前来看这个决定挺对的,扛过了 12 年双 11 的阿里技术团队没想到网民们这么热情,直接把淘宝干崩了。阿里官方微博第二天不得不感慨,「不熬夜的你们这么猛」。

按理说见惯了高并发大场面的阿里技术不至于翻车,很可能是为了保持交易的「低碳」,以至于出现了小问题。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鲁肃说,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今年每一笔订单在交易环节的碳排放,将在 618 降低 17.6% 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不愧是鲁肃,张嘴就是老「碳中和」了。

与双 11 同期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演讲中提到,「科技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在「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下,公益和社会责任成了科技巨头的新目标。

今年的双 11,公益成为最大的主题,消费者在分享双 11 特定公益项目、获得好友助力时,阿里巴巴将为每次助力捐款 1 元。同时,在「适老化」方面,阿里提前一周推出了淘宝长辈版,让银发族参与双 11 更方便,届时还会上线银发族的专属会场。

「怎样的生活称其为美好,什么样的举动值得共同向往,除了实惠、便利、品质,阿里巴巴也希望做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长远思考,承担更多企业责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在发布会上说到。

富士康造车

新能源车行业,创业公司往往采用的是一款能打车型吃三年的策略,即便再怎么同意「智能汽车就是 iPhone+四个轮子」,也没人敢像智能机时代一样玩「机海战术」。上一个一口气曝出 6 款车型的是恒大汽车,车还没开始卖,但许老板已经「低调」很多了。

当然,这些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可能确实不是挑战。

本周,10 月 18 日,代工大佬郭台铭 71 岁生日这天,富士康献上了三款不同车型的电动车——Model C、Model E 和 Model T。其中 Model C 7 座布局、续航 700 公里,听起来非常能打了。

富士康推出 3 款电动车|图片网络

富士康一出手就是三款电车,有网友评论最应该害怕的是伊隆·马斯克——特斯拉手再不快点,别说凑不成「SEXY」,可能以后连车名也抢不上了。

当然,富士康推出三款 Model 电车并不是为了要和特斯拉抢市场,就像做了这么多年手机代工,富士康也没打算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机一样。

此次曝光的三款车都是和纳智捷母公司裕隆汽车合作的产物,毕竟富士康要造车这件事已经传了几年。这几年里富士康一边和和谐汽车、腾讯合作建立「和谐富腾」,一边准备出钱解救状况日渐衰微的拜腾汽车,最终结果是两边都没成。

另一方面,富士康与吉利、美国 Fisker 等公司持续合作,加强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的能力。

当天的发布会上,鸿海集团董事长单方面宣布,特斯拉是新造车领域的 iPhone,富士康要做新造车领域的 Android。

不得不说富士康的策略恰逢其时,国内新造车领域跑出了「蔚小理」之后,行业已经渐渐往智能手机爆发的 2011 年看齐,从造手机到造电视的,甚至生产扫地机器人的要进入新造车行业了——新玩家太多,代工厂可能都不够用了。

当年蔚来、小鹏还能找到江淮等车厂进行合作生产,也体验过产能地狱的恐怖。如果有一家代工厂能交付从软件到硬件的生产服务,品牌方就可以放心干自己最擅长的了——营销和 UI 设计。

不过,代工虽然能快速出产品占领市场,但也失去了自己造车的全盘掌控和高利润,就要新来的玩家能不能接受了。

         

美国超过 300 万人因新冠疫情提前退休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超过 300 万美国人因为新冠疫情提前退休。这相当于疫情期间流失的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 Miguel Faria-e-Castro 估计,提前退休人数增加的势头并没有减弱的迹象。

早在今年 4 月,官方调查显示,270 万 55 岁或以上的美国人在考虑比之前计划的时间更早退休。退休人数大增的现象是否是永久性的还有待观察。这些人是否回归,以及有多少人会回来,都将对美国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与新冠疫情前相比,目前美国就业人口仍然减少了超过 500 万人。(来源:新浪财经)

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

近日,2021 全球数字能源峰会在迪拜召开。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数字能源」)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建三公司」)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双方将携手助力沙特打造全球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中心。

该项目储能规模达 1300MWh,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对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标杆示范效应。

红海新城储能项目是列入沙特「2030 愿景」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根据规划,未来,红海新城这座「新一代的城市」的全部电力将完全来自新能源。

储能是构建新能源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据华为数字能源工作人员介绍,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将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这也将是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首次超大规模商用。(来源:中国证券网)

]]>
极客公园 Sun, 24 Oct 2021 13:27:29 +0800
<![CDATA[这届双 11,年轻人都在追消费电子?]]>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062 何同学的视频又一次在网络刷屏。

上周末,何同学发布了一个名为「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的新视频,他以苹果公司曾计划推出但后来又放弃的无线充电板产品 AirPower 为灵感,花两个月做了一款 AirPower 的升级版 AirDesk,并在视频的末尾插播了一段广告。

这一视频的影响几乎持续了整整一周。除了内容质量过硬引得观众连连惊呼外,该视频还彰显了其惊人的带货能力,甚至刺激相关品牌方市值增长超 5 亿元。

而在刚刚过去的 10 月 20 日天猫预售中,科沃斯全能扫拖 X1,KASJ 凯诗捷杀菌泡脚桶、海尔 470 升超薄十字对开门冰箱,华硕 a 豆 14 高性能轻薄本等电子科技产品的销量成绩也十分耀眼,科沃斯全能扫拖 X1 更是预售 12 小时预售金额破亿。

不难发现,科技内容爆火的背后暗含了当代年轻人对于新奇事物以及新科技的浓厚兴趣,而这种转变势必将会颠覆未来有关电子产品的消费与营销。


不断进化的消费电子

几十年来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一直在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们最青睐的消费电子产品还是彩色电视。

随后个人电脑出现,IBM、DELL 和联想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苹果的智能手机兴起后,2011 年开始,电脑产业出现连续的产量下滑。

如今,智能手机依旧难逃走下坡路的命运。尽管 2018 年全球智能手机的营收增长了 9.05%,达到 5220 亿美元,但以销售手机的部数计算,2018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降了 3%。而在 2017 年的统计中,该指标还呈上涨的趋势。

消费电子产品似乎天然具备「追新」特质。

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迭代速度快|视觉中国


根据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数目,约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速度快,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消费电子产品能不断地推陈出新、重塑行业业态甚至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当疫情来临,持续迭代的电子技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力量。防控工具离不开大数据,线上教学和居家办公离不开高速网络和硬件设施,连接人们的智能手机在通信、娱乐和购物方面的潜力再一次被激发,电脑、路由器、高清摄像头、音响等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长。

即便时兴的产品已经变了几轮,消费电子市场的总体前景依旧光明。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会变的,而电子产品作为改变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无论何时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今年的预售,天猫双 11 也打出了「美好生活,共同向往」的口号,试图通过前期与电子消费品商家的合作,发布出更能满足人们对于未来期望的产品,并借助天猫大数据平台与消费者一同创造消费电子领域的下一个十年。


Z 世代的「追新」需求

技术逐年进步之外,庞大而年轻的消费群体,是造就消费电子行业巨大增长空间的又一因素。

据 CBNData 统计显示,2019 年 Z 世代每月的可支配收入高达 3501 元,已经高于 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52 元,95 后群体已经成为消费领域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Z 世代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他们几乎见证了从电脑到手机再到 AR、VR 等电子产品迭代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具有科技感、未来感的消费电子新品,他们具有更浓厚的体验兴趣和消费意愿。

追逐新品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趋势。

在天猫的一项调查中,目前日常会购买新品的消费者已将近 90%,另外还有 27.6% 的消费者表示买新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的消费习惯。

「追新」不断的 Z 世代,与天然重视创新的消费电子品不谋而合,电子领域的消费愈发火爆。

市场数据也在证明这一点。

一边是供应方热情似火,天猫官方新品平台天猫小黑盒的数据显示,天猫新品总量连年翻倍,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品涌向市场;另一边是消费者直接用买单表达支持,愿意为新品掏更多钱。

但即便追求新鲜刺激,对于产品品质的高要求也使得 95 后在购买新品前的准备工作越来越细致。

根据 WWD China 的《Z 世代白皮书》,受访的 95 后表示他们在购买前会至少浏览 4 个线上或线下的销售渠道的评价。

今年双 11,天猫小黑盒就联合权威媒体、头部主播、行业专家、种草大人和品牌主理人,以「新、好、火、值」四大标准推出了「百大必买新品」榜单,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新鲜的购买指南,以减少人们在购买前不断筛选、比较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

10 月 20 日,双 11 预售结束后,天猫小黑盒还及时总结各类产品的预售状况,发布「预售 12 小时新品 HOT 榜」,以此对双 11 的新品消费趋势做出预测并给消费者提供最新参考。

「预售 12 小时新品 HOT 榜」消费电子部分榜单|天猫小黑盒


首先是手机数码方面,虽然受疫情影响,去年的手机销量骤降 9.3%,但是今年小米、荣耀等手机品牌的新品依旧位于榜单之上,足以见得部分消费者对于功能不断改进的数码新品依旧热情不减。

其次榜单上还包括了大小家电等产品,趋势化新品呈现爆发,如科沃斯全能扫拖 X1,添可洗地机芙万 2.0, 海尔 MAX 洗干套装等,应季型新品也迎来了成交高峰,比如凯诗捷杀菌泡脚桶等。

为了满足 Z 世代的「追新」需求,天猫小黑盒独创的 HeyDrop 尖货抽签玩法也在持续升级。

双 11 期间,天猫小黑盒将推出超过 200 款尖货,除原尖货外,用户还有机会用 1 元抽到数码潮流新品,包括雅马哈摩托车 R3,索泰 RTX3080 AMP 显卡,外星人纪念版新款台机等等。

得益于软硬件技术的进步,语音传输、手势感知、远程遥控等功能逐渐被应用于家电领域。对于 Z 世代而言,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功能的家电产品,更时尚、更多能、更新奇的产品才是他们的首选。


被颠覆的「上新」策略

消费电子品快速更迭的特质,加上 Z 世代的「追新」心态,品牌们面临着双重压力。

消费电子行业向来需要依靠源源不断的新品来维持消费者的注意力,而新品的推出则意味着,要么有新技术,要么有新故事。在可期的市场前景下,谁能迅速创新、高频发布新品,谁就更可能赢得消费电子领域的下一个十年。因此,「上新」渠道和方式不再被品牌忽视,反而愈发重要。

天猫小黑盒正在成为消费电子品牌「上新」的最佳选择之一。

在内容方面,根据各大品牌能级及其影响力的不同, 天猫小黑盒推出了八大全系列推新活动,并伸出一系列内容化栏目, 引爆新品讨论热度和销量。而在创意方面,通过 HeyDrop 尖货抽签、HeyLive 等多重创新玩法与营销方式,天猫小黑盒笼络了大批关注潮流趋势的消费人群,成为了全网新品运营平台。

天猫发布全新新品策略|天猫小黑盒


10 月 20 日天猫双 11 发布会上,天猫宣布了今年双 11 的新品策略。

「双 11 一定是新品需求及销售爆发的重要阶段,目前从消费端观察,今年双 11 将会迎来一波新品首发高潮,像手机,大家电,数码及小家电等核心品牌都将迎来新品首发,届时将会带动一波新品发布高峰。」天猫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营销负责人宫诚说道。

从最初的一线大牌限量款到细分个性化潮流新品,如今的天猫小黑盒开始不断聚焦垂类消费,电子消费品领域就是其一。

天猫小黑盒先前在全系列产品推新中积累的经验为消费电子品的推新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而在此次双 11 的新品发布上,小黑盒又一次谋求更大的突破。携手天猫行业团队,小黑盒与品牌一起在新品研发、新品上市、新品爆发等阶段共创发力,携手打造了多起新品上市即破亿、破千万的案例。

在今年预售中成绩耀眼的科沃斯就与天猫小黑盒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天猫包括直播、短视频在内的富媒体方式,让用户更能够通过视频的形式全面了解科沃斯 X1 产品语音交互、北欧高端设计、AIVI 3D 家庭环境识别与避障等功能,体会到 X1 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在提升了消费者体验的同时,更多元直观的展现方式也更利于品牌未来的成长。

宫诚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期望携手品牌一起打造更好的新品用户体验,在消费者的新品视觉呈现,新品在线交互体验及新品全链路首发上给予全方位的首发助力;另外针对消费新趋势新品,天猫在短视频,直播,站内营销及站外营销也提供全链路的解决方案,相关产品趋势卖点用更消费者化的语言进行 C 端传递,确保消费者对新品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对应购买欲。」

此外,借助天猫平台大数据,在推新过程中协助品牌有意识地把经验和数据沉淀下来,并变成可复用的指南,天猫小黑盒将帮助消费电子品牌们提高产品研发、投放效率,增加新品势能爆发的可能性。

]]>
极客公园 Sun, 24 Oct 2021 09:05:52 +0800
<![CDATA[微信回应开放搜索内容:系统漏洞;传字节 IPO 延至2022年底;韩国抗议者穿《鱿鱼游戏》服装罢工|极客早知道]]> http://www.geekpark.net/news/289046

腾讯回应微信将向国外搜索引擎开放:系统出现漏洞,已修复

10 月 22 日消息,此前路透社报道称,腾讯微信开始使其内容可在谷歌、必应等国外搜索引擎上搜索。对此,微信方面回应称,因近期平台技术升级,公众号 robots 协议出现漏洞,致使外部爬虫技术可爬取部分微信公众号内容。目前漏洞已修复。(IT 之家)


消息称字节跳动 IPO 或将推迟至 2022 年底

据《南华早报》报道称,因监管不确定性,字节跳动可能将上市计划推迟到 2022 年年底。

今年 7 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网络安全审查规则进行了重大修订,要求对海外上市前拥有 100 万用户的数字平台进行严格审查。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政府建议字节跳动「不要急于」上市。字节跳动今年早些时候在国内子公司的董事会中增加了一名政府代表。

在回应《南华早报》的质询时,字节跳动相关人士重申了 4 月份的声明,即公司没有 IPO 计划。(来源:凤凰科技)

腾讯、华为等 20 多家企业承诺「不监听个人隐私」

由中共深圳市委网信办联合深圳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通管局主办的深圳市 APP 个人信息共护大会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出席会议,并与市民代表共同见证腾讯、华为等 20 余家重点 APP 运营企业签署《深圳市 APP 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承诺书》,向社会公开作出「不超范围采集信息,不强制索要用户授权,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滥用人脸识别数据,不监听个人隐私」等承诺。(来源:深圳特区报)


消息称苹果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电动车电池谈判基本陷入僵局

消息称,苹果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有关其计划中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的谈判基本上陷入僵局。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拒绝为苹果在美国建立独立的团队或建厂,苹果一直在考虑日本电池制造商,苹果公司已经确定松下公司是其电池潜在替代供应商。(来源:新浪财经)


追随苹果 谷歌将应用商店服务费降至 15%

10 月 22 日消息,在苹果调整应用商店佣金后,谷歌也追随其脚步。日前 Google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Google Play 商店的订阅服务费将从 30% 降至 15%。并且目前模式下,在佣金降至 15% 之前,开发人员必须在前 12 个月内支付 30% 的 Google 订阅费用。

据悉,调整后,所有基于订阅的应用程序将只需要支付 15% 的费率。另外,「电子书和点播音乐流媒体服务」将有资格享受低至 10% 的费率。谷歌表示:「新标准承认了媒体垂直市场的行业经济效应,使得 Google Play 更好地服务于开发者以及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群体。」(来源:TechWeb)

SpaceX 星际飞船原型 SN20 完成两次静态点火测试

北京时间周五早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对星际飞船原型 SN20 进行了两次静态点火测试,这是该飞行器进入轨道前实现的重大里程碑高约 50 米的 SN20 目前配备了两台猛禽发动机,分别是一台海平面发动机(标准版)和一台真空发动机。美国东部时间周四晚上 8 点 16 分(北京时间周五早上 8 点 16 分),SpaceX 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9 点 18 分,SN20 进行了第二次静态点火测试,这次火光更明亮,可能两台发动机都点火。SN20 最终将搭载六台猛禽发动机,包括三台海平面发动机和三台真空发动机。SpaceX 正在为未来几个月的首次轨道飞行测试做准备。(来源:网易科技)


特斯拉中国研发中心建成 16 万元车型或年底测试

外媒 Insideevs 报道,近期特斯拉在中国设立的设计研发中心已经建成,中心正在研发一款纯电动车。这款新车起售价约为 2.5 万美元(约合 16.9 万人民币),其主要竞争对手将会是大众 ID.3,日产 Leaf,以及价格更低的欧宝 Corsa E 和雷诺 Zoe。

特斯拉此举旨在进军 10~20 万元的价格市场。新款车除了将在中国设计研发中心进行设计外,主要目标市场也是中国。外媒 Insideevs 报道,特斯拉正在中国布局这款车的供应链。有消息显示,特斯拉会在 2021 年底对这款车进行测试。(来源:车东西)


蚂蚁链发布首款自研区块链安全芯片 T1,搭载平头哥玄铁 CPU

10 月 22 日消息,在 2021 杭州云栖大会上,蚂蚁链正式发布首款自研可信上链芯片——T1。该芯片搭载平头哥玄铁 803 高性能处理器核心,未来将应用在区块链一体机等蚂蚁链自研软硬件设备中。

T1 是一款安全芯片,主要用于 IoT 设备中,通过建立安全执行环境,抵御各类软硬件攻击,增加系统安全性。T1 芯片通过区块链对关键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完整性验证,实现「区块链 + 安全芯片」的软硬件技术创新。(来源:IT 之家)


第 3 季度 Mac 出货量同比增长 11% 最大的功臣就是 M1 Mac

最新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 Mac 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11%,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 M1 Mac。该市场情报公司表示,最大的增长是商业和专业用途,这对新的 MacBook Pro 型号是个好兆头。本季度的个人电脑需求仍然稳健。商用 PC 需求逐渐升温,而消费 PC 的势头正在减速。

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仍然占有相对较小的官方 8.7% 的份额,尽管无疑拥有最高的利润率。市场领导者是联想,占 23.9%,领先于惠普的 20.5% 和戴尔的 18.1%--苹果排在第四位。(来源:cnBeta)

Geekbench 曝光荣耀 X30 Max 新机:天玑 900 芯片组+8GB RAM

传闻称荣耀 X30 Max 新机配备了 7.09 英寸的大屏幕,现 Geekbench 基准测试数据库又曝光了它的芯片组和内存参数。可知在联发科天玑 900 八核 5G SoC 和 8GB RAM 的加持下,代号为 Honor KKG-AN70 的设备取得了单核 721 / 多核 2129 的成绩。

参考早前传闻,荣耀 X30 Max 还有望配备 7.09 英寸 @ FHD+ 分辨率的 IPS LCD 屏、立体声扬声器、支持 22.5W 快充的 5000 mAh 电池、以及 NFC 近场接触和侧面指纹传感器。(来源:cnBeta)


一键直达支付宝钱包 诺基亚 225 4G 支付版发布:349 元

10 月 22 日消息,诺基亚手机官微宣布,诺基亚 225 4G 支付版新品正式上市,官方售价 349 元,

在诺基亚 225 4G 支付版中,通过右键快捷打开或功能表中开启支付,点击「支付码」即可使用支付二维码或条形码。需要注意的是,首次使用,需要智能手机扫码进行绑定,支持设置每日消费额度。

其他方面,诺基亚 225 4G 支付版免插耳机即可无线外放收音机,内置喜马拉雅 App,提供小说、新闻、电台等众多在线读物,可设置 8 个亲情号码,长按即可快速拨号。(来源:快科技)

科学家发现 3000 年前人类大脑变小新线索

研究人员对 985 个化石和现代人类颅骨的数据集进行了变化点分析。结果他们发现,人类的大脑在 210 万年前和 1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期间体积增大,但在 3000 年前左右(全新世)体积减小,这比以前的估计要晚。

科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并在蚂蚁社会中寻找线索。通过对一些蚂蚁支系中工蚁大脑大小、结构和能量使用的计算模型和模式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群体层面的认知和分工可能选择适应性的大脑大小变化。这意味着在一个知识共享的社会群体中或个人是某些任务的专家,大脑可能会适应变得更有效率,比如减小尺寸。

「我们提出,这种减少是由于对集体智慧的依赖增加,即一群人比群体中最聪明的人更聪明的想法,通常被称为『群众的智慧』」,Traniello 说道。(来源:cnBeta)

韩国爆发罢工集会 抗议者穿《鱿鱼游戏》服装

近日,10 月 20 日韩国 13 个城市的约 8 万多名韩国工会总联盟成员举行罢工集会,要求韩国政府取消非正式员工岗位,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最低工资等。据统计,韩国工人平均每周工作 44.6 小时,高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32.8 小时。

许多人身穿网飞热播剧《鱿鱼游戏》服装,在场地内跳舞奏乐。一些工会工人说,就像韩国热播剧《鱿鱼游戏》中的角色一样,他们也在努力谋生。还有一位下岗工人表示,《鱿鱼游戏》剧情让他想起死去的前同事。(来源:3DM)

]]>
极客公园 Sat, 23 Oct 2021 10:10:12 +0800

Cross link

Backlinks Info

backlink google feed.geekpark.net Google view
backlink alexa feed.geekpark.net Alexa view
backlink bing feed.geekpark.net Bing view
backlink aol feed.geekpark.net Aol view

Indexed Pages

indexed page google feed.geekpark.net Google view
indexed page bing feed.geekpark.net Bing view
indexed page search.com feed.geekpark.net Search.com view
indexed page aol feed.geekpark.net Aol view

Other sites